中国山东网12月5日讯(记者刘自锐通讯员段桂珍苗锋崔亚萍)“小企业能做国际标准,那我们也能做国标或者行业标准吧?”听完质量大讲堂上专家对某公司制定国际标准的案例讲座,德州禹城市大通手坊公司经理李冬梅禁不住连连发问。自禹城市开展质量提升活动以来,以上场景在禹城市场监管局举办的质量大讲堂上经常发生。企业如何突破自身发展瓶颈?如何提升产品质量?如何打造高端品牌?质量大讲堂给他们带来了新思维、新思路、新方法、新创意。
为全面提高质量,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新时代,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禹城市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工作,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质量提升行动意见》,把质量工作纳入政府考核指标,禹城市市场监管局开展了夯实质量基础、实施品牌带动战略等一系列活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夯实质量基础加快标准提档升级,建立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借力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深入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活动,鼓励企业参与国家标准、行业的制修定,发展团体标准、企业标准为补充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开展“标准化+”行动,开展农业、服务业等行业标准化行动,帮助和鼓励企业争创各类品牌。目前,全市企业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70多项,形成团体标准两个,企业标准自我声明率达到98%。召开质量大讲堂活动,推广应用卓越绩效管理。引导大中型骨干企业积极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实现企业管理与国际先进质量管理模式接轨,树立“诚实守信、持续改进、创新发展、追求卓越”的质量标杆。对全市8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负责人及质量管理人员进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导入培训,收效良好。同时,推动开展管理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支持企业开展质量、环境、食品安全等管理体系和节能、低碳等产品国际认证,提升产品质量档次和国际市场认可度。截止目前,全市企业已取得各类认证证书近张。
二是实施名牌带动战略以开展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为切入点,大力实施品牌强市战略。成立了“质量强市和名牌带动战略推动委员会”,由市场监管局牵头制定了《禹城市品牌建设工作意见》,多部门联动,形成品牌培育、创建、奖励、保护良性循环机制,质量强市工作有声有色。聘请国内品牌建设讲师为企业讲解品牌建设相关知识,组织对余家规模企业到保龄宝生物、禹王生态、通裕重工3家不同行业的标杆龙头企业进行学习交流,分享先进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对获得标准化3A、名牌、质量奖的企业分别给予5万-50万的奖励,有效的激励了企业争创品牌的积极性。组织设立了“品牌街”,免费为企业宣传品牌,形成了禹城特色品牌文化。
三是建立质量诚信体系强化质量监督作用,建立了企业联系交流群,发布企业诚信案例,着力培育“诚实守信”的质量文化,增强企业的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强化市场主体的质量信用意识。完善企业质量信用档案和产品质量信用信息记录,实施分类监管,督导企业通过网络、张贴公告等方式履行承诺,定期公布监督信息,提高企业遵规守法营经营的意识,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
通过以上系列举措和活动,全市企业负责人质量基础知识培训率达到了90%,有75%的企业引用先进管理模式,全市企业产品质量合格率提升了1个百分点,通过认证率达到45%,截止目前,禹城市有全国质量奖鼓励奖1个,省长质量奖提名奖1个,市长质量奖5个,山东名牌30个,禹城市先后荣获全国功能糖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山东省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等荣誉称号,禹城市功能糖区域品牌在17年全国价值评价中以9.12亿元的品牌价值荣登全国区域品牌百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