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日军侵占禹城,抗日救亡工作迫在眉睫。11月,共产党员马凤元、尉景平、杨瑞亭去聊城同鲁西北特委取得了联系。在特委的指导下,由共产党员马毅之、尉景平、杨中一、杨瑞亭、张祝华、王克寇、于曼青等组织,在禹城八区连五高小学,召开全体党员大会,成立了“中共禹城县第一届委员会”,推选马毅之为书记,尉景平任组织委员,杨中一、王克寇任县委委员。
同时决定,成立民先总队,于曼青任队长,李长瑞任宣传部长。县委隶属鲁西北特委,辖6个党支部,机关主要活动在连五高村一带。
身后建筑为连五高小教学楼原址县委建立后,首先研究了抗日救亡形势,总结了禹城党组织建立武装过程中失败的教训,决定采纳王克寇同志的建议,联合八区李惠民民团成立政训处,共同抗日。县委还决定,支持鲁西北第六战区爱国将领范筑先及其所辖支队的抗日活动,协同作战抵御外寇。
年12月,马毅之调到聊城协助范筑先将军组编抗日游击队,尉景平接任县委书记。年2月,尉景平离职,王克寇任县委书记。这时,县委设立了组织部、宣传部,创办了《青年》和《血花》杂志,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共出版40多期。在这个时期,全县基层党组织也发展较快,全县已有16个党支部。年7月,王克寇调鲁西北特委工作,于曼青接任书记。
这时,县委机关主要活动在八区李屯一带。同年11月,于曼青带部队到长清县潘庄一带开展抗日游击活动,李长瑞代理书记职务。年春,敌人对禹城、茌平、高唐、长清、齐河5县交界处进行扫荡,县委机关在陈营、吴营一带遭到敌人袭击。突围后,县委机关转移到八区庄科村。同年3月,鲁西区党委将鲁西北卫河以东划为三、四两个地委,禹城归属鲁西四地委。四地委派路自强(李克东)重建县委,并任禹城县委书记。这个时期,县委机关驻莒镇一带,县委辖3个区委。
年12月,上级决定齐河工委、禹城委合并,建立齐禹县委(代号文书股)。县委领导两个县政府、两个县大队和张强游击队。县委隶属冀鲁豫四地委。齐禹县委刚建立时,路自强任书记。年6月,程光任书记。在程光担任县委书记期间,地委派地委组织部长杨中一来齐禹县帮助工作。年7月,程光去冀鲁豫区党校轮训学习,由军分区二团政委王克寇兼任县委书记。年9月,地委派运东实验区区长陈忠信(李英昌)担任县委书记,县委辖7个区委。
年10月,侵华日军连续四次推行“强化治安”运动,鲁西北一带旱灾严重,人民群众生活十分困难。为加强禹城县党的工作,冀鲁豫一地委决定:平禹县委分设,调冀鲁豫第四军分区基干二团政委王克寇来禹城县委任书记,实行党政军一元化领导。陈忠信任副书记,唐克(后王琳)任组织部长,鲁林任宣传部长,王健任敌工部长,赵克强任武装部长。
县委开展减租减息、改造村政权、整顿党组织等活动,并领导群众展开了“反蚕食”、“反资敌”的游击战争,从而进一步巩固了抗日根据地。县委辖2个区委,机关驻莒镇一带,隶属冀鲁豫一地委。年7月,王克寇调冀鲁豫第四军分区基干二团任政委,陶东岱任禹城县委书记。这一时期,县委的中心任务是:加强统战工作,巩固扩大根据地,准备反攻,发展群众减租减息,建立政权。县委辖1个区委,机关驻李富元屯一带。
中共禹城县委诞生地原连五高小概貌草图年1月,按冀鲁豫一地委指示:禹城县委与齐河县委再次合并为齐禹县委,抗日政府和县大队同时合并。刘玉林任齐禹县委书记兼齐禹县大队政委,刘世杰任组织部长,张一心任宣传部长,张长庚任敌工部长,赵克强任武委会主任,县委隶属冀鲁豫一地委。年7月,刘玉林调冀鲁豫区一地委,至年5月齐禹县委撤销,李祥、张治安、李长瑞、刘玉林、董文江、徐效参分别任齐禹县委书记。(来源:禹城党史史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