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刘方朱,惊动皇帝的村人文禹城

作者/王河北

在山东省禹城市辛寨镇的西北角,徒骇河北岸,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庄。村子不大,约余口人,但小村确是风景秀丽,人杰地灵,历史非常悠久。

据有关历史资料记载,明永乐年间(公元—年),晋南人刘氏怀揣“官凭路印”,背井离乡,长途跋涉,随着移民大军,由山西洪洞县迁移至现在的刘方朱村立村定居。

村庄方位图村两委驻地

刘氏之所以看重这一方风水宝地,是因为这里不仅风景宜人,有大河阻挡,面河而居,居住安全系数较高,且便于农田灌溉。当时,此地还是一片荒草野坡,刘氏发扬“愚公移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不畏艰难和险阻,披荆斩棘,砥砺前行,硬是将这片荒芜已久的土壤,改造成了良田沃野,种上了庄稼,修建了房屋,整修了道路,村庄初步形成。

村碑村庄主街道村村通工程

“问我家乡是哪里?山西洪洞大槐树”。刘氏一族不忘初心,时刻不忘山西老家。他们思念老家的乡亲们,崇拜家乡的英雄,于是便操心费力,筹资修建了一座“关帝庙”,把山西的英雄武圣人关羽的泥塑像请进了庙堂,专门用于祭拜,还将此村子村名确立为“圣仙堂”。意思是说这里是纪念武圣关羽神仙的地方。

关帝庙(图片来自网络)

有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该村民风淳朴,老百姓勤劳善良,忠厚老诚。几百年来,在这片肥田沃土上,刘方朱人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建设美好家园。祖祖辈辈,不乏英雄人物的出现,刘氏后裔刘方朱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是三百余年来刘方朱村人最引以自豪的大英雄-----

据有关史料记载,刘方朱生于清朝初年。他出身贫寒,从小孝顺父母,非常懂事,人见人爱。他天资聪明,年少有志,很小就被父亲送到学堂,接受私塾教育。他学习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苦读诗书,寒窗十载,终于求取了功名,后入朝为官。他为官清廉,两袖清风,同情老百姓的疾苦,深受百姓爱戴。他为人正直,敢于讲真话,坚持真理,痛恨贪官污吏巧立名目任意增加苛捐杂税,随意加重老百姓负担,并同那些官场“蛀虫”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清顺治年间(公元年),面对财政困难,农民起义不断的局面,各级政府横征暴敛,苛捐杂税多如牛毛,致使许多穷苦的老百姓在死亡线上挣扎。刘方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义愤填膺,甘愿为民请命,“一气呵成”含泪写下一道折本,揭露他的顶头上司及有关朝廷官员鱼肉百姓,祸害乡里,肆意增加苛捐杂税等贪污腐败事实,并将奏本递进朝廷。

哪知道!还没有将奏本呈递到皇帝手上,刘方朱就遭到顶头上司的无耻扣押。原来刘方朱参奏的诸多犯罪事实,都直指上级“顶头领导”的小舅子!这位顶头上司极怕“拔出萝卜带出泥”,他暗自庆幸自己扣押下来这道奏折,心想:一单被皇帝得知,所奏属实,恐怕自己的小舅子面临砍头丢失生命的危险,甚至此事一定还会连累到自己!无毒不丈夫!干脆一不做二不休,铤而走险,瞒天过海,将刘方朱杀人灭口!

顶头上司悄悄指示他的小舅子和有关官员,捏造罪证,推说刘方朱妄告不实,诬告陷害上级官吏。“官大一级压死人”,好一个可怜的刘方朱,不仅没有能扳倒贪官,还落入了人家精心设计的陷阱。“胳膊拧不过大腿”,最终,刘方朱被定了个“居下讪上”的罪名。可怜刘方朱连申诉的机会都没有得到,就被“从快从重”给处死了。

但“纸里包不住火”,刘方朱被屈杀的事儿,最终还是因为权臣恶斗,官场相互倾轧,被督察官员直接反映到皇帝那里。

皇帝非常震怒,对这位官员欺上瞒下,助纣为虐的恶劣行为大为不满。于是,就选派正直的吏部和刑部官员联合调查此案,最后终于查清了事实。天降甘霖,皇帝最终还是顺应了民心,平反了这起纷纷扬扬流传民间很久的冤假错案,还了刘方朱一身清白。“法网恢恢,疏而不漏”,那位诬陷刘方朱的元凶官吏也终于遭到朝廷的处罚。

史料记载,后来,刘方朱所在家乡的官衙,为表彰刘方朱为民请命,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高贵品格,以缅怀刘方朱的丰功伟绩,就顺应了人们的意愿,遂将村名“圣仙堂”,改成了“刘方朱”,以示永久的纪念。

善行义举榜   文明村庄移风易俗村两委办公场所通往村庄的柏油马路王河北

作者简介:王河北,禹城人,中学高级教师,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禹城市作家协会会员、德州作家协会会员,平时爱好读书、上网学习、旅游、唱歌、喜欢村志的挖掘与整理。文章散见《禹城市报》、《德州日报》,《德州晚报》报刊,《鲁北文学》《禹城文萃》《禹城与禹文化》《德州》等杂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38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