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有个高楼,那些年的那些事人文禹

免费视频网站vip账号和密码 http://cgia.cn/news/chuangyi/1592405.html

知晓家乡事,了解家乡史,尽在人文禹城。今天为大家分享王河北老师的文章,题目是——

高楼村里的那些陈年旧事

作者/王河北

在我的老家王家坊村西南五公里,禹城市通往茌平县的原古官道西边,有一个古老文明、景色迷人的小村庄——高楼村。

高楼村的村碑

该村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它东南和石庄村接壤,北靠魏寨子村,东北与陈寺村搭界,西南与辛寨街为邻,禹城通往丁寺的“禹丁路”柏油路就从村西北穿行而过。

高楼村拆迁之前的外景

高楼村建村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明朝初年。

朱元璋推翻元政权以后,一统天下,建立了大明帝国。此时的江山早已是遍地疮痍,战争创伤、旱蝗灾难、黄淮决口,瘟疫横行。致使山东、河南、安徽等地尸横遍野,民不聊生,良田荒芜,经济凋敝,出现了“春泥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少人烟”的悲惨局面。

为迅速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促进人口与社会均衡发展,巩固明王朝统治,朱元璋采纳大臣的建议,决定从人口稠密的山西平阳、潞州、泽州、汾州等地,向遭受战争创伤最厉害的河南、山东、河北、皖北等中原地区移民。

政府在山西洪洞县、河北枣强县成立专门的分丁局,负责有关移民事宜。自洪武三年(公元年)至永乐十五年(公元年),明朝政府先后数次从山西组织移民。

正是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之下,山西平阳府人氏于至旺于明洪武八年(公元年)带领妻子,挑着孩子和极少的生活用品,随同移民大军一道,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处办理移民手续,领取“凭照川资”,在官吏监护之下,背井离乡,踏上了移民之路,一路上道路崎岖不平,深一脚浅一脚,漫无目标地往东行走,历尽艰辛。

忽一日,来到了禹城县陈寺村。因天色渐晚,于至旺夫妇就在陈家打尖借宿。言谈之间,得知夫妻二人来自山西移民,陈家员外心地善良,想起前几年自己家移民的情景,不免顿起恻隐之心,就免费提供食宿。

吃过晚饭,陈员外与于至旺闲聊说话,就问:“于贤侄,你打算往哪里去啊?”

于至旺“唉叹”一声,说:“大伯,我也不知道去哪里,就走一步说一步吧!”

陈员外不无关切地对于至旺说:“贤侄啊!据我所知,从我住的这个村,往西南走二里半地,有一块尚未开垦的地界,还没有人占据。你不妨到那里落脚。你考虑考虑怎么样?”。

夫妇俩听陈员外说完,甚是高兴,心想总算有了个去处。夫妻二人对陈员外感恩戴德,遂磕头致谢。

第二天,吃罢早饭,夫妻二人向陈员外辞行。陈员外一再挽留,打算让他们夫妻多住几天。于至旺不想给人添麻烦,感觉过意不去,去意已决。夫妻二人就挑着孩子离开陈寺村,顺着陈员外指点的方向,向西南方向走去。

眼前是满地狼藉,两个人克服重重困难,先是简单地搭了一间草房,暂时安顿下来,算是解决了住的问题。“民以食为天”,接着夫妻二人又开辟出一块荒地。种上庄稼,并挖了一口水井,解决了吃水问题。这样,总算有了个家的模样。

早在山西老家的时候,因雨水比较多,河水经常暴涨,鱼虾长得快,捕鱼生意比较红火,捕鱼的方式主要靠撒网、拉网、下地笼等,于至旺看中织网生意,就到处拜师学艺。李师傅见他忠厚老实,勤劳能干,品行端正,就把织网的手艺悉心传授与他,同时还把自己的宝贝女儿许配给他为妻。

他所织的网,是选用一种特质材料,结实耐磨耐用,柔软不坚硬,质量上乘。因为于至旺为人和善,性格和蔼,编织的渔网质量好,价格低,就得到四外八乡捕鱼人的普遍认可,在周边村庄慢慢有了点小名气。人们为赞扬他的好手艺,还给他送了一个绰号,根据他的大名于至旺改用了谐音“于织网”。

如今,农忙时节夫妻二人忙于生产,闲暇时候便商议着干点小买卖,打发时光,顺便增加点家庭收入。两人便重操旧业又干起了渔网生意。因为是轻车熟路,随着名声不断传播,“于织网”所在村庄就被大家送了一个很有纪念意义的村名——“网子于庄”。

另一种版本说,因为该村周围地势低洼,遇到下雨天,经常被淹,所以,该村村名又被人们称之为“洼子于庄”。

明朝中期,高氏、刘氏先后从外地迁来“网子于村”定居。到了近代,杨氏、李氏、魏氏、王氏又先后搬迁至该村居住。多年来,大家在该村繁衍生息,和睦相处,发奋图强,励精图治,逐渐改变了家乡的面貌。

明末,高氏家族逐渐发迹,人丁兴旺,成为村里的名门望族,在村里的政治地位也最高。有一支高氏后裔有人在朝中做了武辖官,其家族为显示权贵,就在“网子于庄”修建了一座宏伟壮观的土楼,成为该村的地标性建筑。随后,随着名气越来越大,人们将村名“网子于庄”改成了“高家楼村”,再后来,又简化成了“高楼”。

“高楼”的原地址

据《高氏家谱》简要记载:高氏在朝中做了武辖官。但具体姓字名谁?在何时何地为官?家谱中均没有文字记载,后人也已无从知晓。因为历史久远,高氏祖先也没有书面详细记录,实属遗憾!

高氏家谱

最近到高楼村一线采访,听我的同事辛寨中学教师(高楼村人)高其涛细说,高楼村村民高德兴(已去世),早年家里就收藏着祖先传下来的象牙笏板。上世纪90年代,被其后人处理卖给了收古董的。笔者抱着尊重历史、还原真相的态度,问到了相关知情人,才知这段叙述属实。

据说,象牙笏板是当年高氏上朝面君用的。笏,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使用的物件。遇到朝政大事或向皇帝禀报国事时,便把重要事件写在朝笏上,以作备忘之用。

根据明代有关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方可使用象牙笏,六品以下的官员就没有资格用它了。从清朝开始,笏板就被废弃不用了,改为奏折。

根据使用象牙笏板这一物证的说法,以及对高氏武官大体生活年限的测算,可初步断定,这个武辖官至少是生活在明末,是五品以上的官员。至于高氏武官结局如何?一般情况是官吏退休之后,落叶归根,告老还乡,去世以后应埋葬于家乡祖林,给父母占穴。

但现实中,却不见这位高氏坟墓踪影!高氏武官何去何从?到底是战死在沙场,还是客死他乡,这些都已成为千古谜团。至于原村碑记载的“清朝康熙年间,高氏家族有人在朝中做武辖官”这个说法实在有点牵强附会。仅从时间上推算,就不精准,也经不住推敲。经考证,应重新予以审定,改为“明朝末期,高氏家族有人在朝中做武辖官”。这样才比较接近事实。

解放前,高楼村隶属国统区禹城县七区,位于杂团头目,土匪李连祥的巢穴魏寨子南邻,是李连祥十八个外围据点之一。李匪因惧怕我抗日军民的武装力量,为加强他的反动统治,就在该村屯兵,构筑险要工事,把守外围要塞,设有碉堡、地道、封锁沟、铁丝网等。

拆迁前的高楼村街景

年1月30日(农历正月初八),我渤海军区七师、十一师及军分区12团,在齐禹县独立营配合下,向杂团李匪盘踞的魏寨子据点发起进攻。李匪大势已去,兵败溃逃。随后,驻守高楼等十八个据点的李匪军队也瞬间被消灭。高楼村获得彻底解放,回到人民怀抱。

年,高楼村村民积极响应上级新农村建设的号召,整村改造拆迁,搬进了宽敞明亮的辛寨社区,净增可耕地面积近亩,盘活利用了村庄闲散用地,提升了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拆迁前的高楼村户家院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如今的高楼村村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团结拼搏,艰苦创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昂首阔步,幸福地走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康庄大道上。

▲被采访人:高楼村支书 刘春玺

▲被采访人:高楼村民高长滨,现年72岁。

▲被采访人:辛寨中学教师高其涛,高楼村人。

作者简介

王河北

王河北,禹城人,中学高级教师,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德州作家协会会员,禹城市作家协会会员、平时爱好读书、上网学习、旅游、喜欢村史及民间故事的挖掘与整理。文章散见《德州日报》、《德州晚报》、《禹城市报》报刊,《山东金穗文学》《鲁北文学》《德州》《禹城文萃》《禹城与禹文化》等杂志。

本文由人文禹城作者王河北老师原创,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32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