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最新最佳最好的方法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7375991.html
鬲津桥也叫西石桥,这是清朝嘉庆年间《禹城县志》记载的。现在徒骇河上的鬲津桥,是市委、市政府于年决定在原桥址处重建的。
传说在远古时期,禹城所在的区域洪水泛滥,鸡犬不宁,民不聊生。当时的治水首领大禹,率领治水大军来到了高国即今禹城市伦镇的禹息故城。当时在高国的北边还有一个有鬲氏部落国家-----鬲国,其国都就在现禹城老城底下10余米处(已经国内考古专家考证定论)。鬲国首领得知大禹正在禹息故城视察水势、治理洪水、便前去禹息故城拜见大禹,介绍鬲国的水情,并请大禹到鬲国视察水患。大禹答应了鬲国首领的请求,一天,他来到鬲国域内地势较高的具丘山上观察洪水情况,思考治水方案。大禹在具丘山上通过对徒骇河的整治,使滔滔洪水流入东海,取得了根治水患的胜利。
有鬲氏部落即鬲国的国都在现禹城老城里,也就是当时的徒骇河东边,而大禹治水指挥部则在徒骇河西侧,为便于汇报工作,方便治水大业,鬲国首领就在鬲国国都与大禹指挥治水处中间的河上,修建了桥梁,即现在的鬲津桥。
重修鬲津桥,意在纪念大禹在此率众治水,大功告成。
摘抄自《禹城与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