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市人民政府网站:各位网民大家好!欢迎来到禹城市人民政府网在线访谈栏目!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禹城市民政局局长张庆兵参加我们这次在线访谈,与大家交流殡葬改革方面的问题。
禹城市人民政府网站:张局长您好,欢迎您做客我们在线访谈室!在节目的开始,首先请张局长介绍一下殡葬改革的概念和意义。
张庆兵: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与大家进行在线交流。借此机会,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殡葬改革的概念和意义。
殡葬改革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改革,一方面要积极推行火葬,实行节地生态葬;另一方面是破除丧事中搞封建迷信的陋习,提倡厚养薄葬,节俭办丧事,反对大操大办。
殡葬改革对于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减轻群众负担、倡导文明新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实施殡葬改革是减少殡葬用地,节约自然环境资源的重要举措。长期以来,部分农村地区零星乱葬乱埋、修大坟现象比较突出,不仅浪费本已有限的土地资源,更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制约了土地流转和城市发展。因此,我们要打破这种认知误区,加强宣传引导力度,大力提倡节地安葬的葬式葬法,通过公益性公墓和骨灰堂建设,减少殡葬用地,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二,实施殡葬改革是破除丧葬旧俗,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环节。民政部门多年来一直在积极倡导节地生态安葬方式,但从实际了解的情况看,群众受传统观念影响,接受绿色殡葬还有一个过程,节地生态安葬比例较低。群众在祭祀和办丧过程中盲目攀比、铺张浪费的现象比较突出,公共场所各种丧事扰民现象也时有发生。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殡葬改革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用先进的殡葬文化引导人们积极健康的殡葬行为,把推行节地生态安葬与倡导厚养薄葬、文明祭扫结合起来,增强群众参与殡葬改革的自觉性,努力提升全社会的精神风貌和文明素养。
第三,实施殡葬改革是减轻办丧负担,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殡葬改革坚持以满足群众殡葬需求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殡葬服务网络,建立惠民殡葬制度,减免了遗体接运、存放、火化和骨灰寄存四项基本服务费用,减轻了群众的治丧负担。但当前,部分农村地区丧事活动讲排场、比阔气的现象还时有发生,成为一些群众的巨大家庭负担,形成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升,阻碍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脚步。亟需通过推进殡葬改革,引导群众树立正确丧葬观,培育核心价值观,在丧葬活动中体现良好家风、文明乡风、淳朴民风。
禹城市人民政府网站:张局长,请您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禹城殡葬改革情况及发展历程。
张庆兵:多年来,禹城市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殡葬改革工作,坚持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发展大局的角度出发,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殡葬改革的方针政策,“移风易俗、丧事简办”思想深入人心,大操大办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火化率连年保持在德州各县市区前列。特别是近年来,禹城市殡葬改革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深化移风易俗为抓手,以“正党风、淳民风、树新风”为主旨,以“自觉抵制陈规陋习”为要义,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在各乡镇(街道),大力推行“崇俭尚德,倡树新风”主题教育暨综合整治活动,凝聚了群众共识,倡导了文明新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自年全省开展移风易俗工作以来,禹城连续5次位居全省前三名,其中3次获得全省第一,连续8次位居德州第一。回顾禹城市殡葬改革历史,大体分为四个阶段。
(一)初始阶段。禹城县殡仪馆(老馆)始建于年,禹城正式实施遗体火化,对破除陈规陋习,推进丧葬改革,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起步阶段。为适应殡葬改革工作的发展,禹城市按照《山东省殡葬管理规定》。于年9月制定下发了《禹城市殡葬管理办法》(禹政办发〔〕65号),年1月19日下发了《关于加强殡葬管理的有关规定》(禹政办发〔〕8号),两个文件为推动全市殡葬改革工作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各乡镇、街道先后制定了适合本辖区的殡葬管理规定,并通过积极宣传,认真贯彻落实法律法规,加大了殡葬改革执法力度,禹城市殡葬改革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三)推进阶段。年3月,禹城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殡葬改革工作会议,研究殡葬管理和改革措施,倡导移风易俗、丧事简办,促进全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年3月和年9月,禹城市连续两年全市殡葬改革工作会议,进一步研究深化殡葬改革措施,推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年,禹城市将殡仪馆、公墓建设列为市委、市政府年度十大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新馆按国家三级殡仪馆标准建设,总投资万元。总占地面积57亩,总建筑面积平方米,以满足火化量不断增加的需要。新馆建成后,禹城市以殡仪馆为依托,在四个中心镇设立了殡仪工作站,为丧主提供遗体运输、冷藏、丧葬用品、治丧等系列化服务。同时,以站点为依托,辐射周边,防止了尸体外运,解决了殡葬用品经营混乱问题。殡仪馆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实行了馆长带队的行管人员分片包干制度,经常巡回于各个乡镇、街道检查督促殡葬改革工作。各乡镇、街道办普遍注重加强殡葬改革队伍的建设,基本配齐了殡改员、火化网长,各村也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形成一个自上而下全面覆盖的殡葬改革工作网络。工作力度的加大,工作队伍的加强,切实巩固了殡葬改革成果。
(四)发展阶段。禹城市以深化殡葬改革为抓手,深入推进殡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初步构建起以规范高效殡葬服务机构为核心,以城乡殡葬服务网络为覆盖,以红白理事会班子落实移风易俗责任为基础,以殡葬惠民政策为保障的城乡殡葬综合服务网络,先后开展了农村红白事“五改五提倡”“殡葬运输车辆集中治理”“殡葬用品市场联合执法”“公益性公墓和公益性骨灰堂建设试点”等各类殡葬改革示范活动,殡葬管理体制不断健全完善,殡葬服务网络日益壮大延伸,殡葬为民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年9月,禹城市被确定为全省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县。
禹城市人民政府网站:张局长,刚才听您介绍,我们禹城年荣获了全省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县,请问获此殊荣后咱们民政部门在殡葬改革方面又做了哪些工作呢?
张庆兵:自获评“省级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县”以来,禹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按照《山东省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鲁民〔〕28号)文件要求,结合禹城工作实际,迅速制定下发了《关于印发禹城市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禹政办字〔〕67号),充分发挥禹城市殡葬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职能作用,全面加快殡葬改革试点进度,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第一,加快殡葬设施建设。
一是公益性公墓建设。为保证公益性公墓规划建设的可行性和实效性,我市通过基层走访调研和外地考察学习,结合禹城实际,出台了《禹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公益性公墓和骨灰堂建设的实施意见》(禹政办字〔〕9号),按照“政府主导、科学规划、节地生态、公益惠民”的原则,年底前,市级建成1处节地生态绿色公益性公墓或骨灰堂,每个乡镇至少建成2-3处村级节地生态绿色公益性公墓。制定财政奖补政策,鼓励早建、快建,年底前完成建设任务的,市财政按投资额80%给予奖补,切实提高了镇街工作的积极性。截至11月中旬,全市共规划公益性公墓23处(含县级1处),现已竣工13处,在建10处,实现投资余万元。
二是殡仪馆改扩建项目。今年,我市启动殡仪馆改扩建项目,总投资万元,将原殡仪馆改造提升为“国家二级殡仪馆”,新建殡仪服务中心楼1处、综合楼1处、守灵合院7处,改造提升殡仪厅、火化车间、骨灰堂及其他配套设施,实现办公、业务、服务三分离。为保证工期,项目采取“设计+施工+采购”的EPC总承包模式施工建设,年底前完成服务设施主体工程,年主体投入使用,设施改造、设备提升、公墓扩容同步完成,为群众提供文明舒适的治丧、祭扫环境。
第二,落实惠民殡葬政策。年9月,我市印发出台《禹城市惠民殡葬政策实施细则》,对全市城乡居民落实遗体往返接运费、三天内遗体存放费、扒灰火化炉遗体火化费、一年内骨灰寄存费等四项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免除政策,政策出台以来共减免基本殡葬费余万元。
第三,规范殡葬市场秩序。
一是殡葬运输车辆集中治理工作。针对我市殡葬运输车辆存在的无照经营、跨区域接运、搭车收费、车辆安全无保障等违规乱象,扎实开展殡葬运输车辆改革治理工作,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调节、公平竞争、群众受益”的原则,明确城区和乡镇两级承运范围,取消乡镇区域限制和车辆数量限制,全市共审批登记车辆38辆,实行资格审查、购置标准、管理标准、运营规则、监督管理、惠民政策“六统一”实现了殡葬运输工作健康、公平、有序运转。
二是殡葬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由市民政局牵头,联合市场监管局、综合执法局、公安局等部门,对全市殡葬用品制造点和销售点开展地毯式联合检查,落实监管执法责任,整肃殡葬市场秩序,打击不法垄断行为,共停业整顿7家。
禹城市人民政府网站:感谢张局长的介绍,最后,请问张局长有什么话向广大市民朋友说。
张庆兵:广大市民朋友,殡葬改革事关事关社会文明进步,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下一步工作中,市民政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指导想下,严格落实省民政厅、德州市民政局政策要求,加压鼓劲,真抓实干,高质量做好殡葬改革工作,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全面优质的殡葬服务,为扬帆徒骇河时代、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幸福禹城作出积极的贡献。
禹城市人民政府网站:各位网民朋友,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在线访谈就到这里。感谢张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