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史禹城这个村传奇故事多,号称景家花园

辛寨河西刘村的故事

王河北

1

亲爱的朋友们,在禹城市辛寨镇最东边,苇河西岸,国道南面两公里处,有一个古老美丽的村庄,叫河西刘村。河西刘村东面与安仁镇隔河相望,西邻王庄村,西南与战高村接壤,现属新和社区。

据禹城县志记载,明朝万历24年(公元年),刘氏始祖刘塬(相传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由山西洪洞县刘家塘背井离乡,历尽艰辛,迁来漯河(后称苇河)西岸立村。原来,大禹治水时,这里曾临时做过禹的指挥部,周围地势较高,河岸西边堆积了大量泥沙,后来又连续发生了多次洪水,这里也再没有发生过河水漫堤的事情。

当时这里还没有人居住,属未开发地带,洪水过后淤积的泥土,冒着白碱,遍地野草,荒无人烟。刘塬感觉这个地方还不错,雨天能排涝,旱天能够利用河水浇地,于是就带领家族成员,战天斗地,披荆斩棘,历经千难万险,整平土地,耕耘播种,盖房修院,挖沟修路,总算安了家。因刘塬早在老家时就会一门编织汗衫的手艺,除满足一家人穿着外,编织的多余汗衫经常拿到集市上去卖,挣几个老钱,养家糊口。他白天忙种地,晚上忙着织布做汗衫,因刘塬做的汗衫远近闻名,人们习惯上就称该村为汗衫刘村。解放后,因该村处在苇河西岸,才改称为河西刘村。

村两委

康熙年间,国家趋于稳定,为促进经济发展,清政府又推行新的移民政策,从人口较为稠密的山西向山东,河北,河南等省迁徙。河西刘景姓是楚之公族后裔,大夫、辞赋家景差,将军景翠、景阳是第一代景氏先人。据河西刘景氏家谱记载,景氏祖先景山由山西洪洞县景家台迁移之河西刘村,距今已经历十三世,大概算来有多年的历史。

丁氏来历。依照《姓纂》、《万姓统谱》和《通志氏族略》等书、记载,他们是姜太公的后裔。丁氏一支祖先丁磨由北京城东丁家洼迁移至河西刘。先后也经历了十三世。

据史料记载,路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河北、山东、天津等地。此后至清,路姓由于仕宦、谋生、避灾等原因已散居全国各地。清乾隆年间,路氏家族一支又由北京城西南路家庄辗转数百里,迁移至禹城河西刘村,至今已经历十一世。

清朝中叶,肖氏家族,由河东迁来。焦氏家族,由洪桐县焦寨迁来。距今也八九世了。

几百年来,河西刘村六大姓家族经过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在这片热恋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奋力拼搏,不断改善生活环境,把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开辟成良田沃土,把贫穷落后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建成了远近闻名美丽富饶的新农村。

河西刘村文化广场

2

辛寨镇蔬菜之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河西刘村村委响应党的号召,把土地承包给村民,早年在生产队的时候,河西刘村就有种菜的传统和习惯。那时候大家已尝到了种菜的甜头,认为种菜来钱来得快。村民都明白“一亩园十亩田”的道理。先是几户大胆的村民,在几个村委领导地带领下率先种上了蔬菜,投资建起了蔬菜大棚,里面种上了冬季返季节蔬菜,并赶上了好收成,好价钱。年关算下来一亩地收入一两万元。这一下全村可炸了锅。那些没种菜的村民,悔青了肠子。

第二年,呼啦啦全体村民都种上菜,短短几年时间,比起周围只种庄稼的村民,该村收入翻了几番,家家户户翻修了新砖房,修了四合院,购买了新家具、新家电,购买了机动三轮车、汽车。村子里也铺上了柏油路。下雨天出门再也用不着踩泥了。老百姓喜在脸上乐在心里。小日子越过越红火。年,辛寨镇党委政府急群众之所急,给河西刘村投资修建了“河西刘村蔬菜运输批发市场”,集生产、销售一条龙服务。老百姓再不愁蔬菜运不出去了,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种菜的积极性。当时,每天来这里谈业务买蔬菜的本地和外省商贩,不计其数;来这里拉蔬菜的大卡车、小皮卡、农用三轮车排着号,已出现蔬菜供不应求的形势。蔬菜种植业为周边群众及大城市居民购买蔬菜提供了更大便利。

河西刘村文化广场墙

宣传栏

冯老七赶集误入“鬼市”。据河西刘村老人们讲,该村村北有一片苍葱碧绿的松林,相传是河西刘村的“刘家林”,里面大小有20多个坟头,埋葬的都是刘家先人。“文革”破四旧,掀起平坟运动,“刘家林”惨遭破坏。据说,清雍正年间,在这里曾经历过一段非常离奇古怪的故事。至今还在河西刘村流传。故事的主人公是平原人氏冯老七,那年四十岁,以卖耙子为生,芒种前的几天,他车上装满耙子,收拾好行囊,推着地排车,去赶杨圈集。因从平原到杨圈上百里的路程,需提前半天,赶到王坊住店,第二天一早,再赶到杨圈集。冯老七来到王坊宋家茶馆,茶馆老板给他安排了上等的房间,又准备了几样下酒小菜。冯老七一遍吃着小菜,一边慢慢地喝着小酒。悠闲自在,疲劳顿时一扫而光,不知不觉一斤小酒已下了肚,遂有点招架不住,头晕目眩,也没顾得上洗脚,就穿着衣服,躺在床上呼呼大睡。一觉睡到半宿,慌慌张张爬起来,怕耽误赶杨圈集,便急急忙忙给店主打了招呼,推着装满耙子的地排车,摸黑顺着羊肠小路向东南走。因为昨夜喝酒喝得太多,大脑思维有点不清晰,走路摇摇晃晃,眼睛也模模糊糊,只顾往前赶路,转眼过了景家花园,再往前走不远处,他看到树林深处,灯火通明,一帮男女老幼说说笑笑,穿梭其中。四周都是摆摊卖东西的,其中几个人,硬抢扒拿帮着冯老七推着车,往前行,大家一看是卖耙子的,便都围拢过来。

村容村貌

这个买一张,那个买一张,转眼之间,便抢购一空。冯老七喜上眉梢,铜钱儿也装了半口袋。自己想这回可发了!正在窃喜之时,突然风声骤起,只听得雄鸡报晓,不觉三更已过。冯老七揉了揉眼,再上四周一看,人影早已不知去向,冯老七急得瞪大了眼,再一看,哭笑不得。原来树枝,坟头到处都挂满了耙子。仔细瞧了瞧,原来自己是误入了“刘家林”。冯老七激灵灵打了个冷颤。脑子也一下子清醒了。再看口袋里的铜钱,都变成了小石头块,就赶紧把零散的耙子收拾起来装到地排车上,马上离开了此地。一路上,冯老七在想,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鬼市”?

大财主景廷奎与“景家花园”。清康熙年间,河西刘村出了一位有名的大财主。景家的第四代传人,名叫景廷奎。他原名是景廷梅,后人因谐音,以讹传讹,“梅”字遂被“奎”字所代替。景廷奎靠着祖上留下的家产,发挥聪明才智,商海里积极拼打,做钱庄,当铺生意,经营有方,将景家发扬光大,使景家成为远近闻名的大财主。景廷奎非常有经济眼光,他在家乡开了一家银号,后来又在济南府开了分号,听说济南知府和禹城知县都曾经来他家借过银子,买卖相当兴隆,每天收入很可观。他在家乡置办田产,青砖灰瓦的徽式建筑,富丽堂皇(上世纪80年代村民盖房挖地基,还曾经挖到白灰灌缝的大青砖),家里使奴唤婢,固定长工达30余人,有乌鸦飞不过的田产。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生活需要,后又在村北米处,拿出余亩耕地,修建了一处号称世外桃源的“景家花园”,里面种满了各色水果树,各种奇花异草。

春暖花开的日子,这里鸟语花香,景色宜人。景廷奎经常约上一帮朋友来这里喝茶、饮酒、赏花、吃水果。景廷奎还派专人打理园子,光打工的就有十几位。景家花园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据说,景廷奎去世以后,这里四周聚集了很多外乡人,大多是仰慕景家花园美丽的风光,看中了这方风水宝地。他们在园子外边定居了下来,原来在这里给景廷奎看园子的那些外姓人,也在这里安了家,天长日久,便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村庄,叫“景庄”。历史上又被称作“景家花园”。

民间艺人丁有金。丁有金,艺名丁延亭,河西刘村人,82岁,民间艺人,擅长说大鼓书,师从本县莒镇乡杨集村张祥本(民间艺人,四辈祖传,擅长说大鼓书)。他曾任禹城县曲艺队队长,当时曲艺队骨干成员有30余人。上世纪五、六、七十年代,他活跃在广大农村,演出时间多半是选择在晚上,其所用道具其实也很简单,一般是一张单桌,放置水杯或书包。一支竹制鼓架,书鼓置于竹制鼓架的编绳上,架高约90厘米左右。

丁有金左手执书板或梨花片,右手执鼓箭击鼓表,关键时刻手脚并用,用脚打板,只为增强节奏感。丁有金最擅长表演的作品是《平原枪声》、《呼家将》、《杨家将》等。那时农村文化生活非常贫乏,大家能听一次书就是莫大的精神享受了。每每吃过晚饭,大家就早早地拿着凳子,到街上去占个座位,去的晚的,只能挤在墙角后面站着听书。丁有金每次上场,都是精神饱满,意气风发,他的表演幽默风趣,声情并茂,生动形象,每次说到尽兴之处,台下不时会发出阵阵掌声。全套的《呼家将》,《杨家将》往往要说上几个月才完成。那时,他经常到辛寨公社每个村进行巡回演出,孩子们就像被吸铁石吸住一样,跟着他村村转。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电视电台评书的出现,民间说书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民间艺人丁有金对繁荣当地农村文化作出了一定贡献,至今被人们所称颂。

被采访人:河西刘村村民景长文,今年83岁

被采访人:河西刘村村民,刘风昌,现年75岁

河西刘村民间艺人丁有金

河西刘村丁氏家谱

作者简介:王河北,禹城人,中学高级教师,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德州作家协会会员、禹城市作家协会会员,平时爱好读书、上网学习、旅游、唱歌、喜欢村志的挖掘与整理。文章散见《禹城市报》、《德州日报》,《德州晚报》报刊,《鲁北文学》《禹城文萃》《禹城与禹文化》《德州》等杂志。

欢迎下载“齐鲁壹点”app

敬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52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