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扩增量错时共享用存量,青岛多管

因地制宜扩增量、错时共享用存量

我市多管齐下破题城市“停车难”动动手指预约“共享车位”

“停车难”一直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大痛点和难点,如何解决停车难?我市打破思维、多管齐下。在“扩增量”方面,利用因地制宜、动静结合思路不断拓展新的停车空间,未来3年,我市将推进个公共停车场和11个公交场站建设,建成后可新增7万余个停车泊位;在“用存量”方面,聚焦现有停车场资源,通过智慧化赋能“错时共享”,让市民动动手指就能预约包括政府大院在内的停车场泊车,同时不断规范路内泊位管理,优化停车资源配置。

因地制宜拓展泊车空间

“停车难”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青岛老城区的一大困扰,对此,我市根据区域特点因地制宜,以中山商城、龙山商城等为基础,启动了中山路及周边区域停车场建设任务。中山路及周边区域停车场的改造全部完成后,将新增多个停车泊位。

“我住在附近,太能体会这片区域对于泊位的需求了。”负责该项目改造工程的青岛华通集团静态交通投资运营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陈玉峰既是项目的施工者,也是一位附近居民。“停车难是老城区的通病,老城区想要拓展新的停车空间存在着许多天然的制约因素。”陈玉峰口中的制约,一方面是难以再拓展的老城土地资源,另一方面是即便可拓展的空间也存在着固有的施工难度。

龙山商城停车场项目正在进行内部施工。

这就要求“因地制宜”拓展新的泊车空间。“因为是老旧人防商城改造,龙山人防停车场项目需要部分保留岩壁原貌,同时需要根据原有风格提升内部装修装饰。”原龙山人防商城商业逐渐没落,是老城区改造拓展泊车空间最合适不过的载体,但是在施工上有着诸多难度。因为是地下施工,因此施工过程首先要保证施工安全。“在近期,龙山人防停车场项目就能竣工投用了,到时候将为这片区域新增个停车位。”陈玉峰说,与龙山人防停车场一样,中山路及周边区域停车场的改造都在加紧施工过程当中。“等到项目整体完成后,中山商城人防停车场、禹城路人防停车场以及平原路地下通道工程还能实现‘互联互通’。届时,这里不仅能停车,还能为车辆通行起到分流作用。”

动静结合能通行能停车

去青大附院东院就医怎么停车?一直是让许多市民头疼的问题。“但是最头疼的,其实还是我们这些住在附近的居民。”家住青大附院东院区附近凯旋家园小区的市民杜为龙,因停车问题经常叫苦不迭,“附近办公楼挺多,医院。这里车位本来就少,我们住在这儿的居民停车太难了。”

不过,伴随着附近海尔路-银川路立交工程施工进度的不断推进,该区域的停车问题将在不久后得到有效改善。“立交桥投用后不仅能缓解周边区域的交通拥堵问题,还能提供个停车泊位。”该项目承建单位负责人静态交通工程一部部长张厚喜告诉记者。

海尔路-银川路立交项目完工后将大大缓解周边交通拥堵。

记者了解到,海尔路-银川路立交工程是选择在地上采用全互通立交解决“动态交通”问题的同时,在地下规划停车泊位以满足“静态交通”需求。该项目的整体地下一层、局部地下三层总建筑面积约7.66万平方米,将分成4个象限建设地下空间。而以“象限图”形式分布的4个地下空间,不仅能够实现互联互通,还能够“动静结合”。

“能通车、能停车,能行人,也能便捷地换乘其他交通工具。”张厚喜介绍,立交桥的地下空间与青大附院东院区的地下空间无缝衔接,就医车辆能在此通行,也能在此停放。同时,空间内设置有人行集散层,这些功能集合将共同形成地下综合交通中心。

规范管理增效存量利用

在停车泊位“扩增量”的同时,如何增效利用现有存量泊位资源也很重要。“规范的管理真的太有必要了,以前经常眼看着有车位,但就是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停。”家住市南区贵州路铁路公寓小区的杨磊对“泊位管理要规范”感触深刻。“特别是成武路,之前私占车位的情况非常严重,他们不停车,就占着,好好的车位都被白白闲置了。”杨磊说。

位于市南老城区的铁路公寓,附近泊位十分紧张,现有的路内泊位是车主竞相争抢的“稀缺资源”。但因管理问题,这些泊位的利用十分低效,“车位没有车,但是上边放了把椅子,不让停。”这让不少居民有些恼火。不过,自去年年底,这一情况得到很大改善。“多走一段,或者多等一会儿就能找到车位了。相比之前的这个不能停、那个不能停,车位流通起来了。”杨磊说,成武路本身是泊车收费路段,现在他对交费“心甘情愿”,“没有乱收费,现在收费很透明,都是统一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35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