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理信访举报,是纪检监察机关履职的“头道关口”。年初,随着德州市监察委员会挂牌成立,监督监察对象由4.3万人猛增至16.9万人。
监督监察范围扩大,如何切实担起责任?关键在“头道关口”下足严、实功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构筑畅通有序的信访举报渠道,突破信访重点难点焦点,提升“政治生态”研判能力,推动主体责任与监督责任同向发力。年第四季度,全市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呈现“三降一升一平稳”的可喜局面。
心贴心开门接访,提质效办理举报——
打造信访举报“绿色通道”
年一季度,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收到群众信访举报件次,同比上升51.3%。信访举报的大量涌入,带来的是工作量激增。“信访件里装着群众的信任和期待。”在市纪委监委信访室负责人看来,新的工作形势对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新思维打破旧模式。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着力构筑畅通有序的信访举报渠道。人性化服务指南,让群众由“我要举报”到“我会举报”。在市纪委监委网站“我要举报”专栏,一组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卡通人物对话,使群众对纪检监察机关信访受理范围、举报信格式、举报受理的流程等一目了然。而类似主题的卡通宣传片,在市县两级纪检监察机关接访场所都有播放。
信访举报场所统一标配,让群众享有更多“体验感”。市县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场所按“八有”标准实现全覆盖:有独立的接访场所、有信访举报指示牌、有专职接访人员、有信访举报指南、有信访事项电子宣传屏、有便民饮水设备等。
严格规范流程,推动群众举报有序受理、及时办理。从线索筛选、登记录入、分流转办、交办督办到预警提示,充分体现“精准、规范、高效”的要求;探索实行实名举报“受理回告、过程沟通、答复反馈”三步骤,让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创新推出“14项重点问题目录制”,对群众反映的不同类别问题按扶贫、村务公开、中央八项规定等关键词加备注,“纲举目张”带来的是信息数据提取效率的提升、地方政治生态研判功能的增强,有效推动了类型性突出问题的集中解决。
线上数据“把脉搏”、线下调研“捞干货”——
当好研判政治生态“风向标”
政治生态是一个地方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反映。政治生态好,人心顺、正气足;政治生态不好,人心散、弊病生。让政治生态不受侵袭,纪检监察信访举报部门肩负辨风向、查源头的重任,“大数据+大脚板”成为研判政治生态的利器。
线上数据“把脉搏”。每个季度,市纪委监委信访室都会形成一份分析报告,细化统计全市信访举报变化趋势、群众反映的问题特点等内容,用数据说话,全市政治生态状况一目了然。
有数据、有分析,也有对策建议。去年上半年,禹城市涉农信访举报异常变动,市纪委监委信访室及时发出预警、主动提供“药方”。照方抓药,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禹城市委组织开展了“农村基层组织百日集中治理活动”,领导干部帮包软弱涣散村,党委书记带头进驻最难、最乱的村蹲点,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入村帮扶……禹城市广大党员干部直面问题,工作形势持续好转。
线下调研“捞干货”。“只做‘数据功课’还不够,还要扑下身子,到群众中去,掌握真实情况,让群众在正风反腐中更有获得感。”市纪委监委信访室负责同志说。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委信访室开展集中调研5次,获取大量一手资料,敏锐捕捉信访举报新动向,向市委、市政府和纪委常委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20余条,提出纪律检查建议13条,在修复净化政治生态上出实招、献良策。“大数据+大脚板”产生了“1+12”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市纪委监委推出“三色预警”新机制,每季度滚动梳理信访举报数据,区分问题严重程度,设置蓝色“提醒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2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