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注意事项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40807/4443092.html
通讯员林彬
禹城市将扶贫同“扶志、扶智”有效结合,积极探索推行贫困户“积分制”管理模式,将“物资帮扶”切换成“积分奖补”,充分调动了贫困群众自主发展、主动脱贫的积极性,不断巩固提升贫困户脱贫成效,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破解困境,探索贫困户“积分制”
脱贫攻坚以来,禹城市通过产业、金融、行业、社会四大扶贫措施,实现贫困户全部脱贫,重点村全部摘帽,基本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虽然贫困户收入达到了脱贫标准,但是还有一部分存在“等靠要”思想,等待政府救济过日子,不爱劳动,不讲卫生,家庭环境“脏乱差”,对部分扶贫政策不明白、不主动了解和学习等问题,使得扶志工作更加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脱贫成效。为破解扶贫扶志工作瓶颈,禹城市积极探索推行贫困户“积分制”管理,激发贫困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主动性、积极性。“积分制”管理以乡镇党委政府为实施主体,制定《贫困户积分管理实施方案》《贫困户积分制管理评分标准》,积分内容主要分为自强不息自主发展、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保持良好生活习惯、营造优良文明家风四大类,包括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了解扶贫政策、主动增加收入、保持室内院落个人卫生等11项内容。设置基础分值、加分项、扣分项标准,采取“一周一检查、一月一评比、一季一奖励”的方式,对贫困户的行为进行日常管理,村两委根据贫困户日常表现,组织召开群众代表大会进行评议打分并张榜公示,并通过为积分高的贫困户家中悬挂“先进红旗”方式,激励贫困户争当先进,评先树优。
统筹资金,建立“扶贫励志超市”
一是设立“扶贫基金”。资金是开展好积分制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利用慈心一日捐、扶贫促进会、爱心人士等社会扶贫筹集资金及物资。例如,禹城市新时代购物广场提供油、米、面等余元的物资以及摆放物品的货架;二是建立扶贫励志超市。在乡镇社区选址,原则上以管区为单位开展,管区贫困户总数在10户以上,低于10户的和相邻管区共同开展,建立扶贫励志超市,专人管理,利用筹集的物品或者资金采购大米、面粉、食用油、毛巾、香皂等日常生活用品,用于设立奖品积分兑换;三是规范奖品兑换。根据贫困户表现,对照评分标准,由积分评定小组对贫困户进行评定,发放积分卡,同时兑换物品。通过奖励的方式,充分激发了贫困户自主脱贫能力;四是规范物资管理。将捐赠物资进行登记造册,对分发的奖励台账管理,列清购买、发放明细表,保证了超市的良好运转。
强化管控,确保“阳光运行”
一是建立管理机制。成立由乡镇扶贫分管领导任组长,扶贫站、帮扶责任人、管区、相关村两委委员、群众代表、贫困户等为成员的积分制评定小组,负责积分制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管理、监督调度。在扶贫站设立办公室,全面指导扶贫励志超市的建设;二是明确工作责任。乡镇扶贫站负责积分卡管理、发放、贫困户积分明细汇总工作;管区负责积分超市物品的管理、发放工作;村支部书记负责贫困户随时发生的积分行为的积分记录工作;帮扶责任人负责积分卡发放、商品兑换、积分评定的监督工作。三是开展督导检查。各乡镇组织纪检、统计站、经管站、扶贫站等专职人员,不定期对扶贫励志超市物品进行盘点、统计、检查,征求群众意见,并到贫困户家中进行走访调查,了解超市运行情况及运营状况,确保运转规范有序;四是建立通报制度。根据扶贫超市运行情况,定期进行评比排名通报,并纳入对村“两委”、帮扶责任人的考核。
进行现场评分。
激发动力,提升贫困群众“幸福指数”
一是激发贫困群众主动脱贫动力。利用以表现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的奖励机制,有效改善了贫困群众“等靠要”的惰性消极思想,做到了“扶志、扶智”有效结合,激发了他们脱贫的主动性;二是增强了贫困群众获得感。贫困群众对照“三有三净”标准,通过自身努力实现院内干净、屋内干净、个人干净赢得积分,用以兑换家庭生活必需品,增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信心;三是提升了贫困群众的感恩之心。通过该管理模式,增进了贫困群众与帮扶责任人及社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的感情,让他们感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关心与温暖,进一步感党恩、知党恩。
贫困户凭积分卡兑换食用油、洗衣粉等生活用品。
通过贫困户“积分制”管理,有效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逐步消除精神贫困,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已经得到了有效改善,贫困户依靠自己努力勤劳致富的良好格局也在逐步形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截至目前,已在全市12个乡镇选取村级班子强、群众基础好、贫困户较集中的个村名贫困户参与“积分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