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王金刚通讯员赵帅张松初冬时节,寒风侵肌,走在大街上让人感到丝丝凉意。但在禹城市安仁镇贾庄村的温室大棚内,却是另一番热闹景象。紧跟禹城医保局驻村第一书记赵华勇的步伐,我们来到种植户周明杰的温室蔬菜大棚,此时周大哥正在利用微喷技术给秧苗喷水、杀菌。放眼望去只见大片的西红柿缀满枝茎,长势喜人。看到我们的到来,周大哥一脸憨笑的走了过来,随即打开了话匣子。“俺家这个高温高效棚大约有个三亩多地,全是种的红粉1号,这个品种酸度低,甜度高,平均产量能达到多斤。另外,俺这是错季种植,收购商给的价格更高,大体估算了一下这一季下来净到手的钱能有个六七万块,眼看着钱袋子越来越鼓,这样的日子真是越过越有滋味啊!”尽管种植的西红柿还有一个多月才能采收,但周大哥对新一年的收成却是信心十足!贾庄村因为年轻劳力大多外出务工,加之无支柱产业,村里贫困人口比例较大,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贫困村。与贾庄村确立定点帮扶关系后,禹城医保局党组一班人就意识到,驻村帮扶光靠救济式扶贫只能治标,必须授人以渔方能治本,为此局里专门为贾庄村量身定制出一套精准帮扶措施,确立了文化宣传进村,救济扶贫到户,技术帮扶到地头的帮扶工作方法,以此来带动和壮大村集体经济。现如今村民的手头宽裕了,日子过得像喝了蜜一样甜。在此之前,村里的老百姓也尝试过靠种植蔬菜来发家致富,但苦于没有技术支撑和经验借鉴,均以失败而告终,这让习惯于守摊过日子的村民更是产生了不敢冒险的思想。当赵华勇把错季种植蔬菜这个想法说出来之后,大家伙一听,头摇的像拨浪鼓一样。“前几年俺们也种过菜,还没等着变钱呢,菜秧子都烂根啦!就是收成好的,很多也没卖出去,俺们可折腾不起啦!”村民的担心其实也不无道理,要想通过大棚种植来实现脱贫致富,首先要过的就是技术关和销路关,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种植户的后顾之忧。从翻地施肥、幼苗定植、缓苗浇水、搭架绑蔓、产品销售,他把酝酿已久的想法和盘托出,这一连串详实的技术数据,让村民仿佛吃了颗定心丸。蔬菜大棚初具规模后,局党组又积极协调农业技术部门帮助种植户为大棚安装上了“智能芯”。微喷、滴灌、控温、透风等一大批省时又省力的智能自动化种植技术被运用在大棚上。“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筐子里”只有将产业多样化,才能抵御市场风险带来的诸多不良因素,意识到这一点后他又带领村民把目光转向了肉牛养殖上。驻村帮扶不仅要“扶上马”,更需“送一程”。为了让村民在发家致富的道路上更有“后劲”,局党组还帮助村里建立完善了农村文化书屋,为村民学习“充电”和业余生活提供了便利,让产业扶贫和文化扶贫实现了同频共振。如今的贾庄村不仅已全面脱贫,村里的的各项建设也是面貌一新。实现了从“贫困村”到“幸福村”的美丽蝶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7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