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禹城市一古老的村庄,有个万石粮尹家

全国白癜风治疗专家简介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174796.html

“万石粮尹家”的传奇故事

王河北

禹城市辛寨镇尹庄村南有个老湾,湾西侧,有半块残碑,相传是朝廷为“万石粮尹家”而立的功德碑,以表彰尹家“借粮”给朝廷的功绩。可惜朝廷所借的粮食一直未能偿还,变成一张永久的“欠条”……

追溯这张石头“欠条”的来历,还得从尹氏家族的历史说起。据尹氏家谱记载:尹氏始迁祖纲于明初,从山西迁至山东肥邑,纲六子乐之后裔居祝阿(古禹城名叫祝阿,唐朝天宝年间以后改为禹城县)西南四十余里,建立了一个新村称“尹庄村”(即今天的辛寨镇尹庄村)。尹乐之后代,继承祖先之遗志,发扬尹氏家族开拓进取,奋发向上的优良传统,团结拼搏,艰苦奋斗,建设美丽家园,将周围大片闲散荒地开垦成良田,修建了房屋,兴修了水利,整修了道路,购置了牛、马等牲畜,犁、楼等农具,饲养了家禽。

尹庄的方位图

“芝麻开花节节高”,好日子一天比一天富裕,经过年复一年,日积月累,辛勤耕耘,在尹庄村这块肥沃的土壤上,出现了一家了不起的土财主尹大户。他勤俭持家,吃苦耐劳,智慧过人,勤于精打细算,家有良田千顷,成为远近闻名的储粮大户。据说拥有粮食超过万石,人称“万石粮尹家”,成为享誉一方的大富豪。尹大户为人善良,在群众中,威信极高。他经常周济困难群众,二八月开粥场,夏舍单,冬舍棉,舍出家里的牛、骡、马等牲畜,还有耕田的农具,给村民提供服务,被百姓称之为“尹大善人”。

村碑

有道是“出头的椽子先烂”,“人怕出名猪怕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发财的尹大户还是招来了别人的妒忌,有人向朝廷进献谗言,造谣说“尹家大户囤积粮食,居心不测,妄图颠覆朝廷”。这一下子可捅了蚂蜂窝,朝廷震怒,不分青红皂白,皇上马上下令五城兵马司动用武力要将尹大户全家拘捕。此时宰相大人出班跪倒:“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万万不妥。”皇帝问:“爱卿,为何阻拦?”“启奏陛下,臣认为这样实在不妥,杀鸡焉用宰牛刀,何必大动干戈!一个破暴发户土财主翻不了天,用武力动作太大,有以大欺小之嫌,再说又无真凭实据,不好定罪。恐怕给别人留下把柄!倒不如先派人暗地里调查清楚,再定罪”。紧接着宰相又奏本曰:“启禀陛下,微臣出一个釜底抽薪之计,保证兵不血刃,让他乖乖破产,既能消除朝廷的隐患,又能解决咱缺粮的难题,一箭双雕!”皇帝大悦:“爱卿,说来听听!”,“派传旨官,前去传旨,就说朝廷要赈济灾民,手头缺粮,暂时向尹大户借粮!如果他推脱不借,说明他包藏祸心,对朝廷有二心,借故再杀不迟。这样既可以名正言顺地掏空他家的存粮,增加了朝廷收入,又可让他破材,解除了潜在的威胁。何乐而不为呀!”。皇帝一听,此计甚妙,就答应按宰相说的去办。于是委派得力人员,骑快马,速去禹城县尹庄村传旨。

听说圣旨要到,尹大户及尹庄村民大门挂彩,二门挂灯,净水泼道,红毡铺地,早早地站在道路两旁,恭候传旨官到来。不一会儿,传旨官在大批随员簇拥下浩浩荡荡从村东疾驰而来。尹大户等人忙把传旨官让进院子,点上香,诚惶诚恐地跪在地上接旨。只见传旨官郑重其事宣读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河北、河南等地大灾,庄稼颗粒无收,暂借尹家大户粮食,用于赈济灾民,日后奉还。钦此!”。

等送走传旨官,尹大户脸色瞬间发青两眼发直,两个腿就像灌了铅,实在是挪不动步了。心里想:我到底得罪谁了?这样加害于我。心里那个委屈啊!自己半生辛辛苦苦靠着勤劳的双手,持家过日子,积攒下来的这点收入,竟然要全部侍奉给朝廷,让自己再变得两手空空。可又有什么法子呢?“胳膊拧不过大腿”,“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家人商量再三,为保一家人平安,还是借出去吧!破财免灾,保命要紧。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第三天上午,尹庄村东人声鼎沸,尘土飞扬,远远传来骡马车队的铃铛声响。车老板的马鞭甩得“啪啪”响,朝廷派来的骡马车队,由东而西,鱼贯而入,进了村庄。装满粮食后,马不停蹄再从村西依次向东运走,连绵不断的车队,不分昼夜,抢运粮食。空车而来,满载而走,眼看着尹家粮仓的粮食,被拉去了一大半。

不成想!这可气坏了尹家粮仓的两位“守护神”---灵鸡和圣蛇。它们对朝廷这种“合法的劫粮”行为,嗤之以鼻,恨之入骨。它们各自施展法术,鸡若凤舞,蛇如龙行,拼命将车队运走的粮食及时从粮仓里再补充起来。可朝廷的真实用意,就是要掏空尹家粮仓,免除朝廷的威胁。任凭鸡蛇再怎么努力,也经不起朝廷“借粮”骡马车队日夜不停地反复运输折腾。借粮车队一直持续了五十余个日日夜夜。最后,鸡蛇精疲力竭,以至于双双被活活累死,化作一缕青烟,随风而去----

尹庄村的幼儿园

朝廷此次“借粮”,实为“劫粮”,仗势欺人,本来就不打算还的。既然一箭双雕的目的达到了,但终归是以“借粮”的名义下的圣旨。既然是借,为了朝廷的那点面子和尊严,就必须给人家一个说法,如若不然,很难服众,影响朝廷的尊严。于是皇帝下令,就为“万石粮尹家”立了一块功德碑,以表彰其“借粮”给朝廷的功绩。

功德碑(来自网络)

据考证,此功德碑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因战乱被毁坏,其中有一半被铺于南老湾西侧的水井口,文革期间“破四旧”,在此处建房,水井被填埋,残碑也遭迷失。随使千古佳话成迷。

通往尹庄村的“村村通”公路

作者简介:王河北,禹城人,中学高级教师,禹城市作家协会会员、德州作家协会会员,平时爱好读书、上网学习、旅游、唱歌、喜欢村志的挖掘与整理。文章散见《禹城市报》、《德州日报》,《德州晚报》报刊,《鲁北文学》《禹城文萃》《禹城与禹文化》《德州》等杂志。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39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