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故道话今昔农发行德州市分行全力支

九曲黄河,千年守望。德州,地处黄河故道之畔、京杭大运河之滨,一座因河而名、而兴、而美的古城。德州之“德”源于“德水”,而德水正是古黄河的别称。

悠悠历史长河,河之灵融为城之魂。大河故道与这座古城千年守望、世代相依,滋养着一方水土和百姓人家,呵护着德水安澜和德民安生,映照着万家灯火和幸福生活,留下了一个个凝民心、显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扎实脚印。

风起帆张、击水中流。忠于职守的德州农发行人秉承家国情怀,主动担当作为,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优势,大力支持流域内民生工程,“贷动”百姓实现安居梦、喝上黄河水、架起致富桥。截至10月末,该行累计支持黄河流域项目12个,其中专项基金项目投资0.5亿元、审批贷款51亿元;全行贷款余额87.61亿元,年内新增25.22亿元;正在对接推进项目9个,38.3亿元。

齐河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华店乡华中社区

齐河县倪伦河水系综合治理项目

新城竞秀话年丰

“堤西发大水,面少和得稀”。这句花鼓戏唱词蕴含了黄河滩区万千民众心酸的生存史。曾几何时,滩区百姓对洪水记忆犹新,田地被淹、家园被毁的切肤之痛伴随着成长记忆,筑台建房仿佛就是为了准备下一次被冲毁。滩区百姓对这条大河爱恨交织,且难逃往复轮回。搬出滩区、新建家园成为一代代滩区百姓的渴望与梦想。

德州境内的黄河滩区主要在齐河,涉及5个乡镇、50个自然村、2.8万人。年,农发行总行下发《关于山东省德州市列为支持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试验区的批复》,批复试点授信50亿元。德州市、齐河县两级农发行顺势而为、抢抓机遇,探索以支持“全产业、整区域”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支持黄河滩区迁建,累计审批贷款19.8亿元,支持李官社区、流洪社区、宣章社区等项目建设,安置滩区搬迁群众户,惠及人口2.3万人。

黄河滩区迁建,是大河由桀骜不驯到岁岁安澜的希望工程,是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的践诺工程,更是滩区百姓老有所养、劳有所得、学有所教、病有所医、闲有所乐的民生工程。在德州市分行的大力支持下,搬迁安置社区水、电、暖齐全,超市、医疗、活动中心等配套完善,并通过社区周边产业园安置就业人,解决了滩区百姓就业增收问题,滩区群众生活居住幸福指数明显提高。

齐河县祝阿镇李家岸村的村民老李讲,“过去黄河发大水老百姓就到处要饭,现在黄河被治住了,不再发大水,俺们搬进了新楼房,过上了城市人的生活,在新家还能天天看到黄河,就在黄河边生活、打工挣钱。”

斗转星移,时过境迁。以往滩区的危、脏、乱,变成社区的净、齐、美,从前面朝黄土背朝天,而今安居乐业话丰年,黄河滩区百姓祖祖辈辈不敢想的事,在农发行的“贷动”下,真真切切地发生了。

中国农发重点建设基金项目——齐河黄河公路大桥

饮水思源黄河情

德州地区地下水位低且盐分含量高,从而形成了盐碱地,百姓的劳作生活十分苦涩,曾有“夏秋水汪汪,冬春白茫茫,风吹白粉起,就是不打粮”的说法。背靠母亲河,却喝不到甘甜的黄河水,一度成为困扰德州的一大难题,也牵挂着农发行人的心。

为彻底解决这块“心病”,让百姓喝上优质甘甜的黄河水,根除潜在隐患,造福子孙后代,德州市决定依靠黄河水水源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项目概算需要50个亿,这对财力相对较弱的德州不是个小数字。

“我们农发行愿助一臂之力!”重任千钧惟担当,万家忧乐放心头。农发行德州市分行想政府之所想,急群众之所需,积极上门讲政策,主动服务解难题,集中专门力量,长期与水利、财政、发改等部门联合办公,先后扶持了禹城李三尖水库、夏津县农村饮水安全、临邑红坛水库、齐河县倪伦河水系综合治理等重点水利项目,投放贷款额度近10亿元,为解决德州饮水安全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扶持。

投放0.9亿元支持李三尖水库建设,不仅减轻了德州市最大的灌区---潘庄灌区的供水负担,也缓解了用水高峰期的供需矛盾,提高了供水保障能力。投放0.5亿元支持红坛水库建设,储存饮用水源万立方米,解决了95%以上的城镇、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问题,彻底改变了居民常年饮用含氟量较高的地下水的局面。投放7亿元支持倪伦河水系综合治理,下游农田节水灌溉供水保证率由75%提高到95%,改善了农田灌溉条件。

祖祖辈辈生活在黄河故道香赵庄的村民王永刚说,“原来农村人喝水靠挑井水,后来井越来越浅,虽然上了水龙头,但里面的水都能腌咸菜,好多村民不忍心让孩子喝苦咸的高氟水,就买纯净水喝,长期下来光喝水就花不少钱。现在喝上了政府送来的黄河水,饮水安全了,老百姓就能安心过日子。政府政策好,农发行的钱给力!”

河之名,已传千年。河之水,日日为新。在农发行政策性资金的支持下,德州市用了三年时间解决了全市饮水难题,喝上了“同一种水源、同一种水质、同一种保障”的饮用水,这在全国都史无前例,德州市也成为全国首个整建制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地级城市。

长虹卧波变通途

齐河县位于德州市最南端,与省会济南隔黄河相望,被称为省会济南的“后花园”“米袋子”“菜篮子”,每天往返济南、齐河两地工作或经商的有0人左右,济南市50%的蔬菜、60%的牛羊肉经由齐河供应。

曾几何时,黄河两岸人员、物资交流只能依赖浮桥和小船,每逢黄河凌汛或上游调水调沙,浮桥还会临时拆除,过河就更为困难。“地裂北风号,长冰蔽河下,后冰逐前冰,相陵复相亚。河曲易为塞,嵯峨银桥架。归人长咨嗟,旅客空叹咤。盈盈一水间,轩车不得驾。”道出了当时黄河凌汛时的交通不便、黄河天堑渡河之难,也能想象出两岸百姓想在黄河上建桥的迫切愿望。

知时好雨润民心,奋力而为正当时。为方便齐河市民出行,齐河县委县政府下决心举全县之力修桥,恢复黄河通道。但总投资为10.79亿元的齐河黄河大桥却因配套资金缺口一度成为困扰项目主办方的大问题。恰逢其时,农发行总行启动农发重点建设基金,面向重大民生项目进行基金投资,解决项目的资金瓶颈。

农发行德州市分行、齐河县支行敏锐捕捉政策信号,积极向地方政府、发改局对接,主动承接黄河公路大桥项目的基金投资。市县两级行上下联动,加班加点,连夜奋战,成功投放中国农发重点建设基金万元。基金的注入不仅解决了项目资金紧张难题,更引领其他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积极投入,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活水。

四两拨千斤,天堑变通途。齐河黄河大桥的如期通车,拉近了两岸百姓距离,搭建了共同致富通道,仅过桥费每年就为百姓节约资金万元以上。同时,大桥还实行蔬菜、水果、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免费通行,在齐河办了十多年奶牛场的刘波感慨颇深,“以前走浮桥晃晃荡荡不安全,一天来回几趟光过桥费就得几十块钱,挣得一点辛苦钱,光在过河上就搭了不少。现在好啦,走新修的齐河黄河大桥不仅宽敞平整,而且路顺、道近、省时间,还不收咱钱!”

长虹跨河卧波,农发行人的家国情怀将永远镌刻在齐河黄河大桥的历史上。大桥的建成大大提高了区域综合交通效益,成为德州实现“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战略的重要着力点,交通区位优势尤为凸显,区域交流更加密切,助推了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

雄心志四海,万里望风尘。在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德州市分行全体干部职工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已得到前所未有的增强,每一名员工都是参与者、记录者和见证者,每一项举措的实施都为这座因河而名的古城书写亮丽的注脚。新时代的德州农发行人将牢记习总书记嘱托,拧成一股绳、汇聚一口气,树立九曲黄河百折不挠、一往无前的英勇气概和精神,知责担当、奋力前行,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汗水和力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20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