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这个农村大集,已有600年的历史人

纪实散文

难忘家乡王坊村的集市

作者/王河北

01

据上世纪80年代辛寨镇王坊村王氏家族出土的石碑记载,明朝永乐年间,王氏祖先王继宗、王绍宗兄弟二人在王坊村立村,后宣德年间,做了两件大事:立集和建庙。清道光年间,其后代传人王新正率领族人为纪念先祖立村、立集、建庙之功德,遂树碑立传。由此可证实,王坊村的集市,已超过年的历史。

集市(jíshì)是指定期聚集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固定场所,是商品经济还不发达的时代和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贸易组织形式。赶集成为一种经济、文化交流的特有方式。

据老人们讲,上世纪解放前,王坊街的集市,已发展成为附近远近闻名的贸易场所。它名气大的,西至夏津、东到齐河,北到禹城、南至茌平,甚至更远的聊城、临清的买卖人也都经常到我们村里来赶集,进行商品贸易活动。可谓方圆百里,家喻户晓。

王坊街大集是“二七集”。即:每月的初二、初七、十二、十七、二十二、二十七为约定赶集的日子。每集大约从上午7点左右一直持续到下午14点左右,特别是每年的花花街集(指年集。即每年的腊月十七,腊月二十二,腊月二十七是最热闹的,也是赶集人数最多的,相对来说,行市也是最乱的,称“花花街”集),能从早晨赶到晚上持续一大天,每次赶集的流动人口超过人,或者赶上赶会,流动人口能突破万余人次。

那时候物质匮乏,贸易集市不像现在这样多。周边固定的就那么几个集市,一般情况只有公社(后来的乡镇)驻地才会有集市。我小时候就记得,我们村周围比较大的集市有辛寨街三八集、安仁街四九集、杨圈街一六集,房寺街一六集。当时还真没有“逢五排十”的大集。因为集市少,“物以稀为贵”,来赶集的人多,所以家乡的大集在我们周围属于赶得比较大的集。

每逢王坊集,本地和外地的商贩们,就早早地赶来。有的外地客商怕耽误赶集,竟然提前一天就驱车赶到,晚上先找个马车店或茶馆住下。数百年来,王坊街商贾云集,买卖兴旺,逐步发展形成了一定规模,成为闻名遐迩的集市。致使百里以外的许多人都知道“过了王坊没坊(法)了”这句谐语。

改革开放以后,情况发生了新变化,连周围比较小的许多村庄都竞相立集,周边村落几乎每天都有集市。超市也多的数不胜数,超市里的商品琳琅满目,人们再也不用东奔西跑了。到超市一趟,就能基本选择好自己称心如意的商品。每一天人们都能买到新鲜的蔬菜水果,再也不用跟以前那样,到王坊集上一次性买下五天的,甚至用不着赶集了。相对来说,王坊集也就没有原来那么繁华了,赶王坊集的人就少了许多。这当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02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王坊街的集市分布在东西方向的正大街,和村最东头的南北大街,村中间药铺北面半截南北大街(因中间东西大街南面是平房,北面是南北大街,和中间东西大街成为“丁”字形分布)。其中,村东头的南北大街,和东西大街交汇处南面以粮食交易为主,称“粮食市”;北面则是“猪羊市”;村头东边有两个大湾,冬季无水,每年的年集,常被作为鞭炮买卖市场,俗称“炮仗市”。

大集中,东西正大街是集市上最繁华的部分。从东往西,依次是菜市、水果市、杂货市、布头市、日用品市。村中间药铺北面半截南北大街是鸡蛋市、猪肉市。后来,随着人口增加,村里房屋逐渐向西扩建,村西又开辟出来一条新的南北大街。这条大街集市,以中间东西向大街为界,路南是木料市、树苗市,路北曾经是牛、驴等牲畜交易市场,但持续时间很短,没赶多久就撤市了。

据村里的老人讲,民国以前,牲畜市,在村子东南角,一个大场院里。每逢王坊大集,牛贩子们就牵着数十头牛,鱼贯入市,到集市上进行交易。那时候的牲畜市可谓异常火爆,据说,一直持续到解放初期才被解散了。

03

我记得自己小时候,集上流通的商品,例如蔬菜,几乎都是常用的本地季节性蔬菜。春天是香椿、小葱、韭菜,夏天是茄子、辣椒、青椒、西红柿,秋天是豆角、黄瓜、扁豆、丝瓜等,冬天则是白菜、萝卜等。当时因为国力贫穷,没有反季节蔬菜,也没有外地贩运过来的蔬菜,一般都是自产自销。水果主要是本地季节性的,有桃、梨、杏、苹果、甜瓜、西瓜、脆瓜、草莓、葡萄等。

那时生产力低下,基本没有大型农具,市场上买卖的都是杈、耙、扫帚、锨、镢,拾柴禾用的杷子,拔草用的镰刀,盛草用的箩筐、花篓。布匹也很少,卖家主要卖自家织的粗布,机器布多半是贩子贩来的布头。成匹的布,只能到供销社买。用来赶集的交通工具都是落后的马车、驴车、牛车、小推车、自行车。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供销社买卖的重要商品都是凭票供应,只有条件较好的家庭,才能享受到凭票购买的优越。那时的供销社是商品流通的主渠道,因是独家经营,供销社的员工都有一种优越感,自豪感。但经营得也不是很景气。因人们的购买力差,有些东西买不到,即使有,一些商品也买不起。

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集市上的商品越来越丰富,品种也越来越齐全,外地商品和反季节蔬菜水果都纷纷涌入集市,买卖人的交通工具,也开始变成了机动三轮、汽车等,人们的购买力也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进一步得到提高,从而更好地促进了王坊集市发展。据统计,上世纪大约60-70年代,那时候我们村,私人开设的大车店就有两家,茶馆5家。公家有一处采购站,一处供销社,一处药铺。80年代,又增设了一处信用社的储蓄代办站。这在当时基本能满足赶集客商的交易需求。

04

最热闹的赶集还是花花街集。每年进了腊月门,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年货,这个时候,王坊街的流动人口是最多的,村民们早早地在集市上支好自家的门板,等着赶年集的买卖人租赁,以图挣个仨瓜俩枣,贴补家用。

赶年集的男女老幼,早早地从四外八村,汇聚到王坊集上。大人们忙着置办年货,我们这些小毛孩子则闲来无事,赶热闹,在人群中像鲤鱼一样来回穿梭。

年集最闹腾的地方要数东大湾炮仗市。有几十家经营鞭炮的商家,一并集中到那里,大车小辆,满载而来,炮仗品种齐全,价格不等,手工鞭多、机械鞭少,大鞭、小鞭,粗鞭、细鞭、开天雷、二起脚、电光炮,噗啦筋、钻天猴、土花等各类烟花应有尽有。为吸引顾客,有的卖家将鞭炮挂到高高的木竿之上,向大家炫耀着,声嘶力竭地吆喝着。“走一走,瞧一瞧,听一听咱的鞭炮响不响,买便宜鞭的上这边来了!”接着,就站到桌子上点燃炮仗芯,只听得“噼里啪啦——噼里啪啦”,人群就呼啦啦地一下子集中过去,人们就踊跃开始抢购。

这方刚点完,那方又上场。商家的吆喝声,人群的起哄声,鞭炮的巨响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弥漫了整个天空。整个炮仗市乌烟瘴气,烟雾弥漫。卖家之间,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互相竞争,因为价格,商家拌嘴打仗是家常便饭的事!灵活点的商户,宁愿压低点价格以图将鞭炮早早卖完。死心眼儿的,把价格看得很重的,往往卖到最后集散,鞭炮也卖不完……

05

家乡的集市,就这样一年一年、一代一代地延续下来,他就像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亲眼见证了王坊村的人文历史、风俗民情、经济发展,为一代一代王坊人传承了文明,进步,留住了不尽的乡愁,回忆……

作者简介

王河北,男,山东禹城人,中学高级教师,德州作家协会会员。平时爱好读书、上网学习、旅游,喜欢村志挖掘与整理。文章散见于《德州日报》、《德州晚报》、《禹城市报》、《禹城文萃》等报刊。《德州作家协会》、《山东精短文学微刊》、《史志花开》、《人文禹城》、《今日头条》等网络平台。最喜欢的一句名言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54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