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宾王(约—年),字观光,浙江义乌人,唐代初期著名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
骆宾王
骆宾王出身寒门,七岁能诗,号称“神童”,据说《咏鹅诗》就是此时所作:“鹅,鹅,鹅,曲颈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成年后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唐高宗末年,调任武功主簿、长安主簿,后任侍御史。武则天当政,骆多次上书讽刺,得罪入狱。
出狱后,被贬为临海县丞,弃官游广陵,作诗明志:“宝剑思存楚,金椎许报韩。”后随徐敬业起兵反武则天,兵败后下落不明。曾为徐敬业作《讨武曌檄》,武则天见之,曾有“宰相安得失此人”之叹。骆宾王的作品虽多抒写个人失意愁怨之情,但不刻意雕琢,对扭转初唐浮华诗风有一定贡献。
当年,骆宾王游历来禹,来到曾为禹城知县的王明府墓前凭吊,见禹城八景之一的“漯川新涨”(即徒骇河),有感而发,写下名曰《伤祝阿王明府》(明府为知县的尊称)五言律诗一首,后人改诗名为《漯川听风》。
诗云:
漯川真气上,重泉惠政融。
含章光后烈,继武嗣前雄。
与善良难验,生涯忽易穷。
翔凫犹化履,狎雉尚训童。
钱满荒阶绿,尘浮虚帐红。
夏余将宿草,秋近未惊蓬。
烟晦泉门夕,日远夜台空。
谁堪孤陇外,独听白杨风。
译文:
漯河好比人的精气神中的真气蒸腾,
九泉之下也会护佑着社稷人和政通。
美玉般的品行激励着后人成就大业,
接续先辈的业绩更是为了发扬传统。
结交检验朋友好坏是最伤脑筋的事,
稍有不慎仕途生涯将忽陷困顿之中。
如同凫鸟化仙人鞋典故般侍奉朝廷,
像母鸡携雏童亦不扰似的施行仁政。
聚财再多死后墓阶荒草与绿苔遍布,
红帷帐里度春宵也不过是凡尘虚境。
夏日里留有休息时铺垫的柴草即可,
临近秋天不担心草棚茅庐坍塌就行。
亦烟亦雾的夜晚看不清逝者的墓门,
日头远去夜幕降临供台上祭品空空。
谁人能记得这荒坡孤冢之外的故事?
只有我独立于白杨下聆听萧萧风声。
来源:人文禹城综合禹城党史史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