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禹城 >> 禹城简介 >> 水经漯水注考略

水经漯水注考略

北京湿疹医院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14675.html

C1

△又东北过高唐县东。

河水于县,漯水注之。《地理志》曰:漯水出东武阳。今漯水上承河水于武阳县东南,西北迳武阳新城东,曹操为东郡所治也。引水自东门石窦,北注于堂池,池南故基尚存。中城内,有一石台。大城西门名冰井门,门内曲中,冰井犹存。门外有故台,号武阳台,匝台亦有隅雉遗迹。水自城东北,迳东武阳县故城南。应劭曰:县在武水之阳。王莽之武昌也。然则漯水亦或武水矣。臧洪为东郡太守,治此。曹操围张超于雍邱,洪以情义请袁绍救之,不许,洪与绍绝。绍围洪。城中无食,洪呼吏士曰:洪于大义,不得不死,诸君无事空与此祸。众泣曰:何忍舍明府也。男女八千馀人,相枕而死。洪不屈,绍杀洪。邑人陈容为丞,谓曰:宁与臧洪同日死,不与将军同日生!绍又杀之,士为伤叹。今城四周,绍围郭尚存。水匝隍壍,于城东北,合为一渎,东北出郭,迳阳平县之冈城西。《郡国志》曰:阳平县有冈城亭。又北迳阳平县故城东。汉昭帝元平元年,封丞相蔡义为侯国。

漯水,古漯川是黄河下游主要支流.它源自黄河,东北逶迤流经一千余里,至千乘流人渤海。自夏禹至宋初,先后称漯川、漯水、隰水、武水、武河等。面对如此著名大川,《水经注》详尽记述了自东武阳以下漯水河道流经.而对于自东武阳以上之漯水河道只字未提;足见古漯水上游河道消失过程之复杂。时间之久远。孙铁林、屈军卫认为:第一,古漯川作为黄河下游支流.自禹河河道到西汉河道再到东汉河道迁徙过程中。自东武阳以上至武陟县河段至少有三次被黄河所夺占,四次被抛弃,致使古漯川上游完全消失于历史之中。第二,古漯川上游河道基本呈西南东北流向。具体看来,自武陟县出河口至今滑县北为北北东流向,流经一个缓行弧度.为东东北流经今濮阳县城南,又流经一反向缓行弧度,呈北北东流至今韩张镇。第三,古漯川上游河道始终流淌在禹河河道至东汉黄河河道区间之内[1]。

武阳县新城,《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认为西汉东武阳县治所在今山东莘县东南十里。东汉则移今莘县西南朝城镇,北魏改武阳县。而此处注文所涉应为东武阳县新城亦即北魏武阳县治所[2]。但南乐县地方学者则认为两汉至北魏东武阳县城遗址均在今河南南乐县韩张镇附近;而北周的武阳郡城遗址则在今山东莘县东南十里[3]。结合《中国历史地图集》比对注文可知西汉东武阳县故城与注文所述的东武阳县新城均应在莘县是较为妥切的,两汉武阳县故城均在南乐说显然是错误的。另据当地学者考证朝城镇西有盂洼,低于地表0.7-1米,呈正方形,边长1.5华里,面积万平方米,很像一座古城遗址。洼西南有一土丘,高5米,疑为武阳台。洼地东北部有臧洪墓。此地曾出土大量汉代灰陶片、灰坑、汉墓、唐三彩和宋、元时期的瓷片,且民间有许多神话传说。“冰井呈霞”为莘县八景之一。据此推测,朝城盂洼很可能是曹操为东郡治所东武阳县新城遗址[4]。

臧洪本是张超的手下,之后离开张超在袁绍手下担任东郡太守。当张超被曹操围攻袁绍拒绝营救时,臧洪率军搞独立,以报答张超对自己的知遇之恩,虽义比关羽,但终究埋没在三国中。(图片摘自网络)

武阳县故城,位于莘县十八里铺西段屯村西北,又称西段屯遗址,现为聊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址为高台地,高约1.5米,四周为平地,面积约平方米。从暴露遗迹看,文化堆积深达1米左右,有散布的灰沟坑。据部分志书记载和史料考证,这里就是汉代的东武阳城[5]。

冈城亭,按注文所述方位次序结合百度地图综合考量,冈城亭显然应位于武阳县故城、阳平县故城之间,初步推析冈城亭约今鹅鸭坡村一带地势相对较高的地方。

阳平县故城,西汉置,属东郡。治所即今山东莘县。东汉为侯国。三国魏属阳平郡。西晋永嘉后废。北魏太和二十一年()复置[6]。

漯水又北,绝莘道。城之西北,有莘亭。《春秋.桓公十六年》,卫宣公使伋使诸齐,令盗待于莘,伋、寿继殒于此亭。京相璠曰:今阳平县北一十里,有故莘亭,阸限蹊要,自卫适齐之道也。望新台于河上,感二子于宿龄,诗人《乘舟》,诚可悲矣。今县东有二子庙,犹谓之孝祠矣。

莘亭,按注文援引“京相璠曰:今阳平县北一十里,有故莘亭”推析莘亭约今山东莘县城北莘亭街道一带。

漯水又东北,迳乐平县故城东,县故清也。汉高帝八年,封空中同于清。宣帝封许广汉少弟翁孙于乐平,并为侯国,王莽之清治矣。汉章帝建初中,更从今名也。

乐平县故城,东汉章帝时改清县置乐平侯国,后为乐平县,属东郡。治所在今山东聊城市西南。三国魏改属阳平郡。北齐省[7]。

漯水又北,迳聊城县故城西。城内有金城,周匝有水,南门有驰道,绝水南出,自外泛舟而行矣。东门侧有层台,秀出云表,鲁仲连所谓还高唐之兵,却聊城之众者也。

漯水又东北,迳清河县故城北。《地理风俗记》曰:甘陵故清河。清河在南一十七里,今于甘陵县故城东南,无城以拟之。直东二十里有艾亭城,东南四十里有此城,疑即清河城也。后蛮居之,故世称蛮城也。

清河县故城,三国魏置,为清河郡治。治所在今山东临清市东北。西晋为清河国治。北魏为清河郡治[8]。

甘陵县,东汉安帝时改厝县置,为清河国治。治所在今山东临清市东北;西晋废[9]。

艾亭城,在今山东荏平县博平北[10]。

漯水又东北,迳文乡城东南,又东北,迳博平县故城南,城内有层台秀上,王莽改之曰加睦也。

文乡城,复旦史地所《中国历史地名辞典》()认为:文乡城在今山东高唐县西南清平镇南[11]。

博平县故城,按《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西汉置,属东郡。治所在今山东茌平县西北肖王庄乡西南王菜瓜村西二里。三国魏属平原国。北魏属平原郡[12]。

但按上述注文“漯水又东北,迳文乡城东南,又东北,迳博平县故城南”则文乡城应在博平县故城的上游。而上述《中国历史地名辞典》与《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关于文乡城、博平县故城的定位显然与注文所述次序不符。故此本文以为关于文乡城与博平县故城的地望问题尚待进一步的探讨。

右与黄沟,同注川泽。黄沟承聊城郭水,水泛则津注,水耗则辍流。自城东北出,迳清河城南,又东北,迳摄城北,《春秋》所谓聊摄以东也。俗称郭城,非也。城东西三里,南北二里,东西隅有金城,城卑下,墟郭尚存,左右多坟垅,京相璠曰:聊城县东北三十里有故摄城。今此城西去聊城二十五六里许,即摄城者也。又东迳文乡城南,又东南迳王城北。魏泰常七年,安平王镇平原所筑,世谓之王城。太和二十三年,罢镇,立平原郡,治此城也。黄沟又东北流,左与漯水隐覆,势镇河陆,东出于高唐县。

黄沟,古运河名。公元前年吴凿。东自今江苏沛县,经山东单县、曹县及河南考城、兰封、封丘等县,西达济水,历史上称为黄沟[13]。

清河城,在今山东高唐县西南[14]。按《清一统志·东昌府》:清河城“在清平县(今高唐县西南)南”。

聊城县故城,秦置,属东郡。治所在今山东聊城市西北二十二里阎觉寺镇(今为闫寺镇)附近聊古庙。三国魏属平原郡。西晋属平原国。北魏太和二十三年()徙今聊城市东北二十五里王城,为平原郡治[15]。

摄城,按注文“又东北,迳摄城北………京相璠曰:聊城县东北三十里有故摄城”初步推析摄城约今聊城市北潘官屯一带。

大河右迤,东注漯水矣。《地理志》:桑钦曰:漯水出高唐。余按《竹书.穆天子传》称:丁卯,天子自五鹿东征,钓于漯水,以祭淑人,是曰祭丘,己巳,天子东征,食马于漯水之上。寻其沿历迳趣,不得近出高唐也。桑氏所言,盖津流所出,次于是闲也。俗以是水上承于河,亦谓之源河矣。漯水又东北,迳援县故城西,王莽之东顺亭也。杜预《释地》曰:济南祝阿县,西北有援城。

援县故城,在济南府齐河县(今齐河县)西北二十五里[16]。

祝阿县,西汉置,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济南市西南丰齐集北五里古城。十六国后赵时为祝阿郡治。北魏移治今禹城市西南[17]。

漯水又东北,迳高唐县故城东。昔齐威王使肸子守高唐,赵人不敢渔于河。即鲁仲连子谓田巴曰:今楚军南阳,赵伐高唐者也。《春秋左传.哀公十年》:赵鞅帅师伐齐,取黎及辕,毁高唐之郭。杜预曰:辕即援也。祝阿县西北有高唐城。

高唐县故城,西汉置,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禹城市西南四十里。西晋废[18]。当地学者《高唐文史资料》地名专辑办主任郑宽亭、副主任林金祥、副主编侯立中三位同志曾实地考察高唐县故城遗址:在禹城市西南20公里、伦镇乡西北4公里、高唐城东35公里处,有一片四个村庄围绕的空旷田野,这就是高唐县故城遗址。四个村庄,北面的叫小城子坡,南面的叫大城子坡,两村相距3.5公里,与“城”有关;东面的叫燕寨子,西面的叫堂子街,两村相距4公里,与“街”有关,在这片四周高、中间低的空地西沿,尚存故城一段高1.5米、东西宽9米、南北长米的城墙遗迹,墙体是夯土筑就的,无砖石白灰[19]。

漯水又东北,迳漯阴县故城北,县故黎邑也。汉武帝元狩三年封匈奴降王昆邪为侯国,王莽更名翼城。历北漯阴城南,伏琛谓之漯阳城。南有汉沇州刺史刘岱碑。《地理风俗记》曰:平原漯阴县,今巨漯亭是也。

漯阴县故城,西汉置,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齐河县东北。县在漯水之南,因名。西晋省[20]。而按《方舆纪要》则在临邑县西十里。(《读史方舆纪要》:漯阴城,临邑县西十里。)故此漯阴县故城地望仍待进一步的相关考古依据确认。

漯水又东北,迳著县故城南,又东北,迳崔氏城北。《春秋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崔成请老于崔者也。杜预《释地》曰:济南东朝阳县西北,有崔氏城。漯水又东北,迳东朝阳县故城南。汉高帝七年封都尉华寄为侯国。《地理风俗记》曰:南阳有朝阳县,故加东。《地理志》曰:王莽之修治也。

东朝阳县故城,东汉永平年间以朝阳县改名,治今山东省邹平县西北甜水村[21]。

著县故城,西汉置,属济南郡。治所在今山东济阳县西二十里邿城[22]。按此著县故城疑与邝冢遗址有关。(备注:邝冢遗址,位于太平镇邝家村西南米,遗址中心为高台地,最高处高于周围地表4米。东西宽米、南北长米。年夏,考古人员在此试掘探沟1条,出土了龙山、商周、春秋、战国、秦汉等时期遗物,有灰陶三足盘(残)、商代蚌质鱼钩、浅褐陶器之凿形足及石铲、石刀等,为龙山文化遗址。遗址地表散落大量陶片,以商周时期居多。另外,遗址北有大邿城、小邿城村[23]。)

崔氏城,关于崔氏城主要有两说:一说认为在章丘市黄河镇土城村;另一说认为在邹平县崔八村。持崔八村说者主要是以“杜预《释地》曰:济南东朝阳县西北,有崔氏城。”为据。因(东)朝阳故城遗址位于码头乡甜水村西两公里处[24];而崔八村则正好位于甜水村(东)朝阳故城遗址西北。符合“杜预《释地》:东朝阳县西北,有崔氏城。”之文献校验。反之章丘市黄河镇土城村位于甜水村西南,则无法满足杜预《释地》相关文献校验。

但若按注文“漯水又东北,迳著县故城南,又东北,迳崔氏城北……漯水又东北,迳东朝阳县故城南”作系统的方位校验,则显然土城村说较为合理,因为如下图所示若按崔八村说,则古漯水在迳崔氏城北后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再“又东北,迳东朝阳县故城南”;因为崔八村与(东)朝阳故城(甜水村)相距太近。故此按注文方位描述本文从土城说。而按此杜预《释地》曰:“济南东朝阳县西北,有崔氏城”之说亦是错误的应校正为“济南东朝阳县西南,有崔氏城。”

漯水又东,迳汉徵君伏生墓南,碑碣尚存。以明经为秦博士,秦坑儒士,伏生隐焉。汉兴,教于齐、鲁之间,撰五经《尚书大传》。文帝安车徵之,年老不行,乃使掌故朝错受《尚书》于徵君,号曰伏生者也。

伏徵君墓,秦朝博士伏生之墓。位于邹平县魏桥镇寄驾冢村西南,为汉代墓葬。相传唐太宗东征高丽,曾寄驾于此,又易名寄驾冢。墓葬几经破坏,面目全非,现墓封土直径45米,残高2米,有徵君伏生墓伏生墓序碑石两通。年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

漯水又东,迳邹平县故城北,古邹侯国,舜后,姚姓也。又东北,迳东邹城北。《地理志》千乘郡有东邹县。

邹平县故城,即邹平故城遗址,位于邹平县孙镇东南1公里处。西为利民桥和庆淄公路,中间为利民河。夏、商、周至宋,先后为邹侯国城,邹平县城。旧基暴露大量碎瓦片,利民河南侧与南北沟交接处,发现旧城墙基夯土痕迹,为县内重要古城址[26]。

东邹县故城,西汉置,属千乘郡。治所在今山东高青县西南花沟镇。东汉废[27]。

漯水又东北,迳建信县故城北。汉高帝七年,封娄敬为侯国。应劭曰:临济县西北五十里,有建信侯城,都尉治故城者也。

建信县故城,西汉置,属千乘郡。高帝封娄敬为建信侯,后为县。治所在今山东高青县西北青城镇东北小新城。东汉省[28]。

临济县,东汉永初二年()改狄县置,为乐安国治。治所在今山东高青县东南高城镇西北二里[29]。

当然若按注文“漯水又东,迳邹平县故城北………又东北,迳东邹城北………漯水又东北,迳建信县故城北”所述,则东邹县故城应在建信县故城西南方向而非《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所考证的西北方向。很明显《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关于邹平县故城、东邹县故城、建信县故城的定位与注文所述在方位次序上存在问题。故此本文以为邹平县故城、东邹县故城、建信县故城的三处地望仍有待进一步的系统考量细探甄别。

漯水又东北,迳千乘县二城间,汉帝高六年以为千乘郡,王莽之建信也。章帝建初四年为王国。和帝永元七年改为乐安郡,故齐也。伏琛曰:千乘城在齐城西北一百五十里,隔会水,即漯水之别名也。

千乘县,秦置,属临淄郡。治所在今山东高青县东南高城镇北二十五里(今滨州市南二十六里旧镇西南十里千乘遗址)[30]。

又东北为马常坈,坈东西八十里,南北三十里,乱河枝流而入于海。河海之饶,兹焉为最。《地理风俗记》曰:漯水东北,至千乘,入海,河盛则通津委海,水耗则微涓绝流。《书》:浮于济、漯。亦是水者也。

图片摘自:李嘎:《南北朝时期济南城市变迁考论察[31]》一文

马常坈,按注文“河海之饶,兹焉为最”结合附近分布的盐场,熊会贞推析“马常坈”在古代应是盐泽(重要的产盐区)。(会贞按:叶圭绶云,乐安北有宽阔稍为小清河所汇,王家冈等盐场皆近其地。马常坈为河海之最饶,古亦盐泽可知[32]。)

[1]孙铁林、屈军卫:《从黄河下游河道历史变迁探寻古漯川流经轨迹》,《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3期

[2]《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1-7画》

[3]孙铁林;屈军卫:《西汉置东武阳县考》,《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4-20

[4]王培勤著;《东武阳与朝城县考》,《濮阳春秋.下修订版》,濮阳日报社编,

[5]聊城县人民政府网:《莘县东武阳故城》,-10-:41:35

[6]《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1-7画》

[7]《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1-7画》

[8]《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8画以上》

[9]《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1-7画》

[10]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中国历史地名辞典》,

[11]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中国历史地名辞典》,

[12]《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8画以上》

[13]《资治通鉴大辞典·上编》

[14]《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8画以上》

[15]《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8画以上》

[16]孙葆田等撰:《山东通志》(1-10册)[M].

[17]《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8画以上》

[18]《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8画以上》

[19]政协高唐县委员会编.高唐文史资料地名专辑第十九辑[M].

[20]《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8画以上》

[21]《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上》

[22]《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8画以上》

[23]济阳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邝冢遗址》,《中国济阳县政府网》,-12-0:00

[24]《滨州市志》页:东朝阳故城遗址位于码头乡甜水村西两公里处。

[25]《“邹平”地名的由来》,指尖邹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42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