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6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徐付彪王观博德州报道在德州禹城市东部区域,有一片充满韩式风格的现代化工业园区,里面入驻着松果新能源汽车等众多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未来,这里将发展成以松果新能源汽车为核心,规模式发展的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集群。”12月4日,禹城市市委办副主任孙伟告诉记者,目前园区已迁入和落地企业28家。就在前一天,首批41名韩国专家包机来到松果新能源厂区。大批韩国专家的到了,得益于孙伟的另一个身份——松果新能源汽车项目的“项目经理”。“因为疫情原因,这种大批量人员的跨国交流仍是十分困难。孙伟帮助我们协调到省、市相关部门的帮助,才最终促成了这次引援。”松果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郑淳元介绍,大批能源以及新材料方面的专家入驻企业,将从生产、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加速松果新能源规模化的发展。今年年初,为确保项目落地快、建设快、投产快,禹城市建立项目经理责任制,从各乡镇(街道)、市直部门班子成员中挑选49名项目经理,为49个重点项目提供事前谋划、事中代办、事后配套等全过程的“一条龙”服务。孙伟成为49名项目经理之一,入驻松果新能源汽车项目。松果新能源汽车项目占地面积达亩,建设体量巨大,遇到的问题也多。今年8月份,孙伟得知项目建设需要质检验槽,但是恰逢周日行政主管部门不上班,如果拖到周一,整个工程进度将延后2天的时间。孙伟当场电话协调涉及到的禹城相关部门,由相关部门安排人员加班加点完成了质检验槽工作。“正常来说,雨季施工,晚一天可能会导致整个项目延期很长时间。”松果新能源汽车项目建设现场负责人介绍说,类似质检验槽恰逢周末行政主管部门不上班的情况,企业自己是解决不了的,而且这样的问题在项目落地到投产的过程中,层出不穷。禹城创新建立“项目经理”负责制,则恰恰解决了这一问题,保证了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我们负责阳光雨露,企业负责茁壮成长,‘项目经理’不是花架子,更不是走过场。”孙伟说,禹城市将项目从洽谈到竣工分解为手续办理、施工建设、设备安装等21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严格的时间进度表。松果新能源汽车项目工期缩短了7个月、光大垃圾发电项目提前5个月完工、艾兰药业新型原材料项目缩短了工期6个月……借助项目经理制这一模式,禹城市实施的49个项目经理责任制项目,目前已有5个竣工投产,13个主体完工,18个项目建设进度超过70%。项目经理责任制只是禹城市将优化营商环境具体化的务实做法之一。近年来,禹城市创新探索了产业链长制、项目经理制、全域园区体系,以经理促项目,以园区搭平台,构建起务实高效的项目推进体系。高新区建成专业园区7处,优先5G全覆盖,实现“入驻即生产”。推动产业链全过程接力培育,在集群招商、选资招商上谋求突破,大大提高招商引资效率,投资35亿元的协同发展产业园,尚未开工就被52个项目抢驻一空。10个乡镇工业园区与高新区产业互通、功能互补、发展互动,入驻项目余个,带动就业1万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8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