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乡村从来都是鲜活的。这份鲜活,既来自于那些从土地里“长”出来的人,也来自于他们为摆脱贫困束缚而奋斗的变迁史。在德州,我体会到了这份鲜活。8月1日至8日,带着禹城市委市政府的嘱托,我同禹城的其他7名同事一起来到德州乐陵参加德州市第一期乡村振兴基层公务员培训。在这座享有“中国金丝小枣之乡”的城市里,我们见到了其为振兴蕴含的巨大潜力。小枣文化、红色旅游、休闲农业等一系列优势名片正不断为德州打造成为乡村振兴中的齐鲁样板注入新鲜动力。不仅如此,参观交流的几个县市区更是为我们展示了德州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
沃土生金
产业发展持续“盖高楼”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旺则百姓富。德州市以乡村振兴作为引领,瞄准方向、精准发力,突出资源优势、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提升乡村经济活力,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走进乐陵市云红街道的“双新双零”示范园、希森集团的“马铃薯产业基地”,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当下全新的数字化操控设备以及孕育的特有新型品种;宁津县保店镇的金硕生态农业园形成了文化、旅游、农业三位一体的融合发展格局。成为适合人们旅游观光、农业体验、休闲度假的新去处。来到庆云县的水发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的智慧温室,在这里,感受到了智慧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物联网系统,可以时刻自动采集温室的环境信息并上传云平台进行数据处理,农户在温室外通过手机或电脑点开相应的软件,就能监控所有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土壤温湿度等,还可以通过摄像头查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配合自动化操作系统,当农户了解到温室内环境异常时,在手机上就可以远程控制开灯、通风等操作。
聚质融合
便民服务驶入“快车道”
一直以来,德州市都以服务作为凝聚人心、引领群众的有效手段,全面启动了“党建引领、服务贴心”行动,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堡垒、阵地、家园功能。走进房家村和新华街道新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便捷、高效的服务,舒适、欢快的空间环境深深的打动了我们。通过交流,当地的服务中心真正把便民服务和阵地建设做到了深度融合,切实发挥了党群服务中心的党建“主阵地”、党群“连心桥”、发展“催化剂”作用。
通过联动党员服务、联动解决民需、联动共抓治理,围绕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邻里友善等工作,做到资源共享、凝聚民心。
善治环境
乡村建设按下“美颜键”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走进临邑县林子镇东西张村,远远就可以看见,乡间小道干净整洁,文化广场平整宽阔,农村公厕方便卫生,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美丽农村新气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必须打好、打赢的一场硬仗。“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腿泥。”昔日的农村面貌已经成为远去的记忆,“道路拓宽了,绿化变多了,港道变清了,房屋变新了。”临邑县林子镇东西张村70多岁的村民张大爷感慨道。现如今东西张村已成为德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缩影和代表。
文化赋能
乡土价值不断“焕活力”
乡村振兴,既要强基,也要铸魂。德州一直以来本着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美的感受力,建设一批有乡土味道、有乡愁记忆、有文化灵魂、有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无论是乐陵市的梁锥新村还是纪家社区,他们都尽量保留了一些先前的村庄记忆。走进临邑县临盘街道前杨村,鸡公车、耙犁、黑白电视机、煤油灯等用具,村情村史、家风家训等图文展板,茶叶、小米、木耳等农特产品展示,使村史馆生动地展示了该村沧桑历史、发展轨迹和建设成果。曾经美好记忆的保存,不仅成为村民们了解村史的重要窗口,更是通过展示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增强了群众的归属感、认同感,为我们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学习有榜样,追赶有目标。身在禹城基层一线,作为一名基层选调生,我必责任在心、思路不贫;责任在肩、精神不贫;责任在身、素质不贫。把青春和热血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之中、融入新时代的滚滚大潮之中。做一名称职的新时代基层工作者,为扬帆徒骇河、开局十四五奋楫争先。
作者:吴学良禹城市级选调生现任辛寨镇景庄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来源:德州选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