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河北
从我的老家王家坊村村东头,沿着东北方向,一直到我曾经就读并多年从教的大杨联中,有一段大约有二里多地的小土路(属古官道的一小部分)。
追溯到明清时代,一直至王家坊村村庄拆迁,附近十里八寨的老乡们到王家坊村赶大集,走的一直就是这条路;当年抗击倭寇,八路军苇北支队袭击日本鬼子的军车,就是在这条路上;“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我们村子里许多爷爷们“闯关东”走的也是这条路;“文革”时期,父亲带着我去东北鹤岗二叔家“逃难”时,走的还是这条路;昔日,我和小伙伴们去大杨联中读初中,走的又是这条路----
家乡的这条古官道,本来是禹城通往东昌府的必由之路。明洪武年间,随着山西洪洞、枣强、青州等地移民不断迁徙至此,禹城西南相继建立了许多村庄。县地方政府为加强对禹西南一带的统治,进一步加强与东昌府的联系和沟通,也是为方便禹西南群众的出行,便由当时的专家经过测量勘探,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耗时近三年,修成了一条官道。
这条官道能并排跑开两到三匹马,宽度约两米左右。从禹城县城往西南,过苇河“丁桥”,穿过李家屯子村东、两家庙村西,经大杨村村东、董庄村村西,再过王家坊村东,一直向西南延伸……那时的官道设计,由灰土碎石铺底,道路地势低洼,两边较高,下雨天其实就是排水沟,雨水直接向东北方向流淌,直接排入了苇河。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以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经济成为那个时代的重头戏。随着农村各种机动车辆的广泛使用,原来的土路早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桎梏。各级领导也越来越认识到“要想富,先修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遂开始多方筹措资金,修建高质量的乡村公路。从那开始,这条官道就被命名为“禹丁路”(其向西南可直达丁寺街),路面也开始由土路变成柏油路。后又历经几次重修,质量标准有了大幅度提高。柏油路解决了老百姓的出行难题,也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在禹丁路施工整修过程中,交通部门考虑到原大杨村村东、董庄村西一直到王家坊村东北这一段古官道,由于是一片低洼地、一大片苇湾,用土填坑工程量太大,于是经多方协商,就动员大杨村中间的几户人家搬迁,柏油路遂从大杨村中间往西穿村而过。然后拐了个牛梭子弯儿,从王家坊村、李庄村的村西,一直到魏寨子村东和原路汇合。
从那以后,一直持续到上世纪80年代末,大杨村东,董庄村西至王家坊村东北这一段土官道,就正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退出历史舞台,变成一条废弃的小路。
但也许是“习惯成自然”,不管是赶集上店,还是孩子们上学,周边村的人们依旧还是习惯性地抄近走这条旧路。改革开放以后,分田到户,小路被开垦成耕地,董庄村的村民曾阻止过多次,不再让人们从这条荒路上行走。但是仍然阻挡不住人们的脚步。大家不管三七二十一,这里原来一直是路,俺就要在这里走。因为硬从人家那块开垦的地里走,户主和过往行人曾拌过多次嘴,打过多回仗,最后也不得不偃旗息鼓,不再怄气,默认了这是条原路的事实。踩就踩吧!也许人们对这条旧路实在是情有独钟。即使修上了宽阔的柏油路,人们还是习惯性地行走这条路去王家坊村赶集。
这段乡间小路别看不太长,但确是“风景这边独好”。从王家坊村东出发向北走,一路之上,要经过蓖麻地,走过枣树林,穿过芦苇荡。期间所经历的趣事儿,丰富了我和同伴们儿的少年生活阅历,增添了生活色彩,更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迹。
那时候,吃过早饭和午饭,挎上书包,我就和伙伴们儿从村子的东北角集合上学。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调皮地玩耍着,乱个不停。我们先要路过张振芳二爷爷家门前的那个大湾,绕过湾里的那几棵大柳树。记得有一棵歪脖子大柳树,树龄较长,树身上有个空洞,它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驼背老奶奶,伫立在路边。我们这些调皮的孩子们经常在她的怀里撒娇,常常躲进树洞里去玩耍。高高的柳枝上有个大喜鹊窝,我和伙伴们儿还经常爬上去摸鸟蛋,玩小喜鹊。
上了大湾沿,路北便是一片茂密的蓖麻地。那是董庄村的社员精心种植的一种农作物。蓖麻子可以轧油,不成熟的蓖麻子还可以腌成咸菜吃。蓖麻棵粗壮结实,长的高大魁梧,挂满了蓖麻子,很好看。这里一度也曾成为我们小伙伴们儿游玩的最佳场所。大家充分利用上学前、放学后以及周末这几个空闲时间段,常常是玩儿到极致,玩出花样来!我们这代63年至66年出生的孩子正是国家第三次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同龄男女特别多,仅我们一个村就有三十多位。
生性爱玩的伙伴们,就在这片蓖麻地里,摆开战场。大家玩猫捉老鼠、狼吃羊、藏迷互等游戏。蓖麻棵下杂草丛生,是蛐蛐的出没地。我们三五个人常常躲在草丛里捉蛐蛐。伙伴们儿偶尔也做坏事,比如摘下蓖麻籽,打打“麻籽仗”,这下玩得可有点太过分了,触及到老百姓的物质利益。一下子被人家董庄村的社员给告到学校里,被老师一顿训斥。这样的错误还真不只是犯过一两次!时间长了就权当耳旁风,谁也不在乎了!有个小伙伴儿姓张,因酷爱玩,人送绰号为“张爱玩”。
家长知道他饭后和同伴儿一块背上书包上学去了,实际上他躲在蓖麻地里逮蛐蛐,玩得乐不思蜀,干脆有时候就不上学了。等我们大家放了学,他就跟我们又一块回家吃饭了。每天都是如此。后来他被小伙伴儿告了密,家长气得把他狠狠得揍了一顿,从那开始,他才不敢逃学了。成年后,“张爱玩”做了建筑工头,每每想起这件事,他就很后悔,怪当年自己不懂事,玩心大,惹老师和父母生气,耽误了青春和前途!
穿过那片蓖麻地,顺着小路继续向东北方向走,就来到董庄村的村西。大场院边有一片“枣树林”,枣树早已挂满了“红玛瑙”,“七月十五枣红腚,八月十五打干净”。红红的枣儿对我们这些孩子们来说无疑又是一种诱惑。那时候生活条件差,很少能吃到水果。看到眼前这醉人的红枣,个个馋得直流口水。趁人家不注意,没在身边看着,几个小伙伴儿早像狸猫一样快速爬到了枣树上,直摘了个“兜满包平”,从树上爬下来,大家很仗义的将战利品分给伙伴儿吃。
有时候,我们就直接找个长木棍,或掰折一棵小杨树当木杆,朝枣树枝上猛打几下,红枣就乖乖地从枣树上落到地下。十几个小伙伴儿一手往嘴里填,一手往兜里装。不一会儿枣儿就被大家一抢而光。主人远远地看见,急得骂着赶紧跑过来。大家见势不妙,“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见人家追来,撒丫子就溜。“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树主人追到学校里,向老师告了状,找出带头的“罪魁祸首”,元凶就被老师狠狠地踹了两脚。
后来,为了防备我们这些“小强盗们”再恶作剧。每逢看到我们上学、散学这个时点,树的主人家的人都提前到枣树林子下执勤!这一招还真奏效,逼得小伙伴们儿一度“只可远观而不可近得也”。不过,“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瞅机会,趁主人没看见,小伙伴儿还是见缝插针,偷偷投上几砖头,抢光小枣后撒腿就跑,常常弄得树主人哭笑不得,没有办法!
顺着小路,再往前行,就是大杨村与董庄村的分界处----大苇湾。因两村盖房、修寨墙取土,这里早早就被挖成了一个深深的大湾,湾里长满了芦苇,小路将大苇湾一分为二。可别小瞧了这片大苇湾!据老人们讲,想当年,八路军苇北支队就曾利用这片芦苇地做掩护,在这段官路上,将鬼子的运输车炸毁了。年农历正月初八,刘邓大军攻打魏寨子李匪据点,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就是从这段官路上走过的。
每年春夏秋季,这里芦苇丛生,郁郁葱葱,鸟语花香,一望无际。走在这条小路上,看着美景,听着鸟鸣,顿感心旷神怡。在这里,我曾和伙伴们儿在芦苇荡里玩游戏,模仿小英雄雨来,小兵张嘎智斗日本鬼子。也多次去芦苇丛中逮野鸟,搜寻野鸭蛋、野鸟蛋等。湾里有水的时候,我和小伙伴们儿还常在水里比赛游泳,逮鱼摸虾……
随着时代变迁,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官道周边的王家坊、大杨、董庄村都已经整体拆迁,搬进了梁河社区。原来的低洼地、大湾都已经被填平种上了庄稼。那段曾经令人回味无穷的老官道,也早已消失没了踪迹。
但这段废弃的官道所留下的那些故事,却永远留在我和许多儿时伙伴们儿的深深乡愁记忆里……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