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荨麻疹专治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721/9214235.html
今年以来,我市通过精准扶贫“回头看”和扶贫项目“回头看”,因情施策,巩固提升脱贫成果——10万人摘“贫困帽”长效机制筑幸福
□本报记者杨德林本报通讯员孙立
9月11日,中秋佳节将近,临邑县临盘街道前杨村装扮一新,喜迎八方宾客。前杨村是省定贫困村,在省纪委省监委派驻干部帮助下,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新上了高标准旅游采摘大棚、七彩滑道等项目,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建档立卡贫困户13户、20人实现了稳定脱贫。“虽然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但脱贫不脱政策,年这20人每人分红元。”前杨村党支部书记崔磊告诉记者。
脱贫攻坚是重大政治任务、重大政治责任、重大民生工程。自年底启动精准扶贫以来,我市多措并举,先后摘帽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个,脱贫5.2万户、10万多人。通过精准扶贫“回头看”和扶贫项目“回头看”,构建大救助体系、开发村级扶贫专岗、唤醒沉睡资源、教育扶贫“三帮一”、扶贫项目整改置换等方式,巩固提升脱贫成果。
压实帮扶责任,“回头看”让脱贫攻坚不留死角
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回头看”,是扫除扶贫死角、巩固扶贫效果的重要一环。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了市委常委会、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领导小组会议等重大会议。3月至6月,市委组织开展精准扶贫“回头看”,聚焦“该走的走到、该说的说到、该做的做到”,全面检视脱贫攻坚成效。
为压实工作责任,切实做到不漏一村、一户,28名市级领导同志带队、41名市直部门“一把手”牵头,抽调多名干部,深入到全市个村庄、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5.2万个贫困户中,全覆盖、无死角宣传政策、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全部整改到位的基础上,市委坚持“问题在基层发现、整改在上面入手”,出台《关于建立社会大救助体系的意见》《关于在全市农村广泛开展文明生活方式行动的意见》《关于充实加强省扶贫工作重点村村级班子的意见》三个文件,建立起推动工作的长效机制。这一做法,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和赞扬。
帮扶责任人是政府和贫困户之间的桥梁纽带,是落实政策最关键的一环。为此,我市全面建立“”帮扶制度,即让所有帮扶责任人都为脱贫户制定针对性强的帮扶方案1套,每月走访不少于2次,至少打扫1次卫生,征求1次意见建议。
同时,我市还开展扶贫项目“回头看”,项目质量、项目收益得到有效保证。上半年,共筹集专项扶贫资金2.9亿元。全市3年累计建成扶贫项目多个,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种养加、光伏、旅游和入股企业等几个方面。各年度形成的扶贫资产已全部确权登记,并纳入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贫困人口享受项目分红每人每年元左右。
“两不愁、三保障”,让贫困户没有后顾之忧
今年暑假,庆云县东辛店镇王铁匠村的大学生李晓晓过得十分愉快,年李晓晓家庭遭遇重大变故,失去了经济来源,使学习成绩一向不错的她一下变得消沉。东辛镇扶贫办工作人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为李晓晓申请加入了县“三帮一”扶贫助学,为她争取到了元的资助金,使她重新扬起了人生之帆,年李晓晓考入了潍坊学院。
今年以来,我市“两不愁、三保障”政策进一步落实,坚持现行脱贫标准,既不拔高,也不降低。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主要是让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不失学、辍学;实现基本医疗有保障,主要是所有贫困人口都参加医疗保险制度,常见病、慢性病有地方看、看得起,得了大病、重病后基本生活过得去;住房安全有保障,主要是让贫困人口不住危房。另外,饮水安全有保障,主要是让农村人口喝上放心水,统筹研究解决饮水安全问题。
我市将贫困村幼儿园建设纳入第三个“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面落实贫困学生各学段资助政策,对确因自身厌学辍学的,成立专门帮扶小组,助其尽快返学。对患重病、重度残疾不能上学的,采取上门送教等有效措施。今年新资助贫困学生多名。
我市全面落实贫困人口住院“先诊疗、后付费”“两免两减半”和“提点降费”等医疗政策,充分发挥“扶贫特惠保险”保障作用,扎实做好基本医保、大病救助、医疗救助、医疗机构减免、医疗商业补充保险“一站式”结算工作,推动贫困人口实现看病就医“一单制”结算,解决异地就医垫资和跑腿难问题。目前,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全部纳入定点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和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范围,今年以来救治贫困患者2.45万人次。
5月至6月,我市对脱贫享受政策贫困户危房改造情况进行了摸底,针对部分贫困户危房改造热情不高、无钱改造等难题,改进危房改造补贴资金支付方式,由“先改后补”调整为“先补后改”,变“群众负债”为“政府垫资”,由县级财政兜底解决,彻底消除贫困户的后顾之忧。今年新改造危房多户。
饮水方面,县级实现供水多个服务队全覆盖,保障饮水安全工程良性运行。目前,已投资多万元,解决个村饮水安全问题。
探索长效机制,让群众过上幸福文明的新生活
记者走进禹城市梁家镇小杨村贫困户周兴贵家中,看到昔日脏乱差的环境打扫得干干净净,新添置了电风扇、电视、橱柜等。周兴贵1人生活,由于没有子女照顾,生活过得一团糟。扶贫责任人和村干部定期到他家中,带他一起打扫庭院卫生、整理室内环境。今年以来,我市对脱贫户“两不愁、三保障”标准进行细化,开展生活环境整治行动,组织县乡干部和帮扶责任人定期开展“三有三净”行动,即贫困户家中有电视、有电扇、有遮风挡雨的门窗;“三净”,即院内干净、屋内干净、个人干净。家里干净了,人的精神面貌也好了,周兴贵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我市还结合现状不断创新方式,为脱贫攻坚提供全方位保障,如构建起社会大救助体系,对贫困人口的帮扶更加立体、多面;全面推行村级扶贫专岗,“老病残”脱贫解困双难题有效破解;唤醒沉睡资源,为贫困群众和村集体经济找到新的增收点;教育扶贫“三帮一”,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链;倡导文明生活方式,让脱贫户干净体面、精神好。
今年5月份,我市全面梳理现有的低保、特困、医疗、教育、就业、住房、司法、慈善、受灾、临时救助等10大类24项救助政策,建立贫困群众全覆盖的社会大救助政策体系。积极构建融合式大救助工作机制,实现“救助流程一体化,申请救助一门进,救助信息在线转,反馈结果一口出”,因病、因灾出现的临时性贫困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为充分利用空宅基、房前屋后闲散地等沉睡资源,我市采取多方调动、集中投入、系统整合、规范利用等多种方式,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新的解决方案。目前,全市已整合利用多个村沉睡土地资源4.8万亩,每年每村可增加集体收入1万多元,贫困户年均增收多元。教育扶贫“三帮一”,即一名科级以上干部、一名优秀教师、一名爱心企业家共同结对帮扶一名贫孤孩子,激发贫孤孩子内生动力。现已募集扶贫助学基金多万元,帮扶贫困学生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