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佛张村的村名来历
文
王河北
在我的老家禹城市辛寨镇王家坊村东南1公里处,苇河西岸,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小村庄,它就是佛张村。
佛张村西南邻近曹庄,北面与董庄村接壤,西临李庄村,该村虽不足三百口人,但却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根据农村社区规划,年6月,佛张村整体拆迁,搬驻到辛寨镇梁河社区。
据有关史料记载,以及佛张村村民祖祖辈辈口口相传,明朝永乐年间(公元年—年),张氏始祖,张太明,张太旺兄弟二人,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移至此建村。
村东,苇河水常年不干涸
继元末农民大起义,明朝建立,一直到朱棣起兵,“清君侧”,与明朝朝廷对抗,并篡夺政权,“靖难之役”,更是生灵涂炭,致使山东,河北等地区,经济遭受严重破坏,人口急剧下降,加之黄河泛滥成灾,这些地方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悲惨境地。为尽快恢复农业生产,促使人口和社会均衡发展,明初朱元璋第一次开始大规模实施移民政策。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后,又着手从人口较为稠密的山西地区,向因“靖难之役”造成人口急剧下降的山东地区实施第二次规模较大的移民。
因当时山西晋南一带四周都是崇山峻岭,远离战场、战争,这里保持着相对的稳定和平,又无自然灾害侵蚀,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成为一方世外桃源。这里人口也相对稠密,中原一带的老百姓为躲避战乱,纷纷跑来这个地方避难,致使山西人满为患,为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均衡发展,明政府决定从这里移民,已是势在必行。
山西晋南地区有个张家岭,该村有个张员外。员外有三个儿子,老大张太明,老二张太旺,老三张太兴,家里靠小土窑烧制“泥塑佛”这门手艺,养家糊口,生意虽小,但挣钱到挺容易。张员外在当地也算得上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户。一家人和和美美过日子,享受着人间欢乐。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移民大潮风起云涌,谁也无力抵挡。根据当时的移民政策,老大张太明,老二张太旺必须要移民迁移,因老三张太兴,年龄尚小,遂留下来为父母养老送终。就这样,好端端的一个家庭被整的支离破碎。
一家人吃了顿团圆饭,随后洒泪而别。张太明、张太旺兄弟俩儿在洪洞县广济寺办理完迁移手续,领取“凭照川资”,就按官方指派方向,在官兵监护下,迁往中原地带。兄弟俩儿跟随移民大军,一路上颠沛流离,风餐露宿,受尽折磨,终于有一天,来到济南府禹城县王家坊村。
王家坊村的王太公,听说兄弟俩儿是从洪洞移民过来的,遂起了同情之心。中午,管兄弟俩儿吃了顿饱饭,就给兄弟俩儿出了个主意,说:“要不这样吧,距离王家坊村东南不远,有块好地方,风水不错,东边紧靠着苇河,适合建村,咱们都是落难之人,双方做个邻居,相互间也有个照应,你弟兄俩儿合计合计怎么样?”。兄弟俩儿一商量,就按王太公说的做。说走就走,两人挑着担子,离开王家坊,直奔东南而去,克服一番困难后,安营下寨,简单地搭了一个窝棚,就算在这里安了家。
“民以食为天”,为解决生活问题,兄弟俩儿披荆斩棘,开垦荒地,先种上粮食,等农忙完毕,兄弟俩儿又重操旧业,把烧制“泥塑佛”的手艺又捡拾起来。两人拿出在老家带来的现成制造泥塑佛的模子,先挖了一个小小土窑,加上鲁西北的大黄泥,恰是天然的材质,算是重开锣鼓,实验一下传统的家门手艺。那时候生产力低下,人们普遍迷信,认为敬重神佛就能发家致富,光宗耀祖,保佑一家大小!因此,几乎家家户户都要供养佛祖。这样的文化背景,给弟兄俩儿烧制“泥塑佛”提供了极大商机。
也许是“物以稀为贵”吧!弟兄俩儿烧制的“泥塑佛”,花样繁多,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一旦投入集市,就立即成了人们的抢手货。弟兄俩儿靠着这门手艺,也迅速摆脱了贫困。有了钱,兄弟俩儿就沿着苇河岸边又盖了三间草房,各自娶了媳妇,生了孩子,也在村子里修了条路。从此以后,兄弟俩儿的大名不胫而走,因张氏兄弟姓“张”,又靠烧制“泥塑佛”,名扬乡里,时间一长,远近的人们就自然而然地把他们所在的村庄称为“佛张村”了。
关于佛张村的村名来历,民间还有另外一个版本,说张太明,张太旺兄弟二人,由青州诸城迁来此地定居。早在老家时,兄弟俩儿就以打鱼为生,因此地紧靠苇河,便于行船打鱼。兄弟俩儿就特地选择了这个地方定居,又因黄河改道,这里经常出现洪水灾害,淹没庄稼,给农业生产带来诸多不便,兄弟俩儿为祈求佛光普照,保佑张氏子孙幸福安康,兴旺发达,就在村东专门花巨资修建了一座庙宇,庙里常年供奉着三尊大佛。因此,后人遂定村名为“佛张”村。
作者简介:王河北,男,山东禹城人,中学高级教师,山东省散文协会会员、德州作家协会会员、禹城市作家协会会员。爱好读书、上网学习、旅游,喜欢村志挖掘与整理。文章散见于《鲁北文学》、《德州日报》等报刊及《德州作家协会》等网络平台。最喜欢的一句名言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壹点号河南王豫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5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