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丨院士专家齐聚禹城解读地质密码德州高

白癜风研讨会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30621/14079084.html
视频加载中...“禹城富铁矿勘查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从理论上指明了找矿的方向,解决了以往‘找煤的不找铁、找铁的不管煤’的问题,为煤铁联合开发提供了一条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成功经验。”5月17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和何继善领衔组成的专家组,围绕禹城富铁矿的成因与发现过程、勘探技术及应用、未来开采前景等展开深度交流。富铁矿是我国重要的紧缺型战略性矿产资源,全国目前已探明的铁矿石量达多亿吨,但富铁矿资源不到20亿吨,且大多零散分布。这也导致了我国富铁矿石严重依赖进口、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年,山东省在禹城矿区首钻获得富铁矿新发现,推动设立了齐河-禹城国家级富铁矿整装勘查区,部省联合攻关取得了找矿新突破。目前,共发现大中型矿床3处,新增富铁矿资源余万吨,全铁平均品位55.21%,预测资源量3.4亿吨。尤其是北部李屯矿区,单孔见矿厚度58-m,全铁最高品位达69%,是国内罕有的厚层高品位富铁矿,找矿潜力巨大。禹城矿区富铁矿厚度大、品位高、分布范围广,煤铁兼探联采集约开发优势突出。构建了基于重-磁-电-震多元地球物理探测方法有效组合的“空-地-井”绿色协同立体勘查关键技术体系,转变了传统勘查模式,推进资源勘查绿色、协同、多元化、立体化、集约化、信息化提升,成为深地探测首要推广技术方法。“不久前,位于禹城市辛寨镇境内李屯地区铁矿勘查项目施工的ZK7钻孔钻获4层富铁矿,总厚度达79.36米,平均品位超过55%,预估富铁矿资源量达余万吨,再次验证了禹城市富铁矿厚度大、品位高、找矿前景大的特点。”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表示,为煤铁联合开发提供了条件。深覆盖区找矿是世界级难题,形态复杂多变的矽卡岩型富铁矿更是如此。山东省煤田地质局及下属山东省煤田地质规划勘察研究院,联合多家单位从困扰煤田地质人数十年的“低缓磁异常”地质密码入手,创建厚覆盖区“煤铁共盆”成矿新理论,提出煤下富铁矿找矿预测模型,为山东鲁西乃至中国北方地区富铁矿找矿开辟了新方向。在禹城富铁矿找矿过程中,科研攻关团队研发地质地球物理学微弱信息提取和增强技术,实现深部富铁矿信息的精准识别,建立了“空—地—井”深地多矿产资源—绿色协同勘查技术体系,成为深地探测首要推广技术方法。“多矿种协同勘查的做法,体现了勘查工作的集约、节约化的发展趋势,在矿业界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中国工程院院士何继善表示,这一成果相当于在齐河—禹城地区找到了隐伏富铁矿的“露头”,为华北地区仍搁置的众多大面积低缓磁异常转化成铁矿勘查甚至是铁矿石基地,奠定了理论和技术方法储备。“目前,禹城市铁矿勘查工作施工钻孔7个,已见矿钻孔5个。今年还将新施工两个钻孔,并进一步扩大勘查范围,有望继续取得新的更大勘查成果,建成山东省乃至全国性的又一个大型富铁矿资源基地,对缓解我国富铁矿资源严峻供需形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山东省煤田地质规划勘察研究院主任、高工朱裕振说。此外,与会专家还实地参观了禹城富铁矿勘察现场,并现场举行禹城富铁矿标志岩芯捐赠仪式。(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贺莹莹通讯员庞占英报道)本文来源:大众日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86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