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禹城市淬火加钢,建立人才培养军地

“地方事业编人员,经过部队的‘加钢淬火’,很快挑起了‘大梁’。”近日,山东省禹城市5名事业编人员正式上岗。作为经过部队磨练的机关干部,“文”的学历,“武”的经历,很快让他们干事的能力得到凸显。

事业发展的后继人,送到部队锻炼两年,是人才培养的“画蛇添足”“徒增弯道”,还是助力成长的“画龙点睛”“弯道超车”?禹城市委组织部负责人给出答案:“部队和地方,如人才培养的鸟之‘两翼’。同时发力,我们的干部将来才能飞得高、飞得远。”基于此,从年开始,禹城市人武部联合人社、组织部门相继出台了退役大学生优待政策,并从各部门新招录的大学生中,每年精心优选一批“好苗子”,经过体检、政考等环节,送到部队的大熔炉进行“锤炼”。

毕业于青岛工学院的王浩然,在年的选拔中,第一个报了名。谈起当初选择,他记忆犹新:“温室里长不出苍天大树。除了学校讲堂,经历了部队课堂,才能打开成就事业的殿堂。”

每年新兵启程前,所有的“事业编新兵”,都会收到一本人武部赠送的入伍手册。翻开手册第一页,习主席对青年官兵的勉励映入眼帘。“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从‘兵之初’开始,就将政治标准当成第一标准,把政治要求作为第一要求,回过头来看,方向对了路。”人武部领导说。

方向对路,方法也要对头。“把他们送到部队后,我们没有当‘甩手掌柜’,而是‘扶上马又送一程’。”人武部领导介绍,“与部队建立了月联系、季分析、年总结制度,既注重全面考察选送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现实表现,又突出政治标准,增大‘德’的比重,合力添柴烧旺淬炼人才的‘炉火’。”

孙晓冰是来自山东中医药大学的一名高材生,入伍后表现优异。在一次比武中,由于发挥时常名落孙山,思想压力很大,甚至一度消沉。了解这一情况后,人武部找到孙晓冰的家人,组成“亲友团”帮他卸下思想包袱:“暂时的失利不代表永远的失败。跌倒后爬起,也是一种成长。”孙晓冰重新振作后,部队专门打来“家乡的‘亲友团’,好比咱们部队的‘编外指导员’!”

有了困难合力解决,有了成绩相互通报。王浩然在大学里学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陆军航空兵某旅服役期间,所学特长得到充分发挥,第一年就被评为“四有”优秀士兵。得知人武部敲锣打鼓将喜报送到家中后,王浩然非常感慨:“家乡人民虽然远在千里,但他们的关心时刻在提醒自己,要好好学习训练,一刻也不能懈怠。”据统计,年以来,先后有14人立功受奖,占到事业编入伍人数的95%以上。

进去是块铁,出来是块钢,并用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刀刃”上。年9月退役回来的刘洋,没有选择留在城区,而是一头扎进了最基层。经过管区工作者、管区书记、镇科室负责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等岗位磨练后,两年时间就破格提拔为安仁镇副科级干部,目前副科已满3年,因工作成绩突出,成为该镇领导班子成员重点培养和推荐对象。提起小刘,镇上无人不竖大拇指:“这个干部能吃苦、肯受累,敢啃硬骨头,身上有个‘兵样子’!”据了解,近3年来,先后有11名事业编退役人员得到提拔重用,成长为单位骨干和主力,占到总数人的76%。

(于斌解建森)

来源:国防时报

编辑:十二

编审:王舒涵

国防时报新闻中心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76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