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辛寨大李庄的历史变迁
文
王河北
禹城辛寨镇大李庄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1.5公里处。我的老家王家坊村西南4公里。它西边与高唐县搭界,西北与小李庄为邻,北面隔国道与庵尚村接壤,现属李庄社区。
大李庄村碑
据禹城县志记载,明朝万历年间(公元-年),李氏由直隶涿县迁来定居,始祖李福海以做木锨头闻名,故命村名为木锨头李庄。明天启年间(公元-),朱氏家族由直隶枣强县杨素迁入。一直到上世纪解放前,该村仍被称为木锨头李庄。解放后,为区别村后的小李庄,故改成大李庄。
史料记载,公元年,山东、河南等地,闹蝗灾、瘟疫,死者无数,人口骤减。明朝政府为促进和加强山东、河南等地经济发展,由人口稠密的山西、河北先后往山东移民。
大李村李氏家族碑
李氏始祖李福海与弟弟李福江被逼无奈,也加入了移民大军。背井离乡,辗转数百公里,由直隶涿县移民至山东禹城境地。哥哥在靠近青龙镇(今辛寨村)的西北新建了木锨头李庄安家,弟弟则在禹城县李复苑屯(即现在的李屯村)定居下来。后来,朱氏家族、杨氏家族、赵氏家族也先后迁到木锨头李庄居住。
李福海早年在老家的时候,就拜一个号称“小鲁班”的木匠师傅学徒,学得一身做木匠活的好手艺。据说,曾经参加过修建故宫的木工劳动,在周围村庄颇有名气,特别擅长做木锨。
木锨是一种农具,木质、长柄,多用于铲粮食,也可冬日铲雪。那时生产力极为低下,一般采用人或耕牛拉石碾的方式,从麦(谷)穗儿碾下麦子(谷),晒干后,迎风扬撒,以便让麦糠、叶子、灰尘等杂物随风飘走。
李福海立村以后,不惧艰险,不畏困难,夫妻二人,同心同德,你耕田,我织布,勤劳持家,忙完农活,福海就重操旧业,做起木锨头生意。当时在青龙镇集市上,属独家经营,人送外号“木锨李”。
李福海很会干买卖,他卖的木锨价格公道,质量又好,使用起来顺手,再加上脾气又好,又会说话,生产的木锨供不应求。很多外地农户也专程来购买。不几年功夫,小日子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扩大了田产,新修了房屋,整修了村庄道路,遂成为一方富豪。
几年光景,妻子又给他生了三个儿子。“人逢喜事精神爽”,李福海天天脸上挂满笑容,周围乡邻也无不羡慕,都夸他:“李福海,福如东海,名副其实!”原定村名李庄,也随着“木锨李”的大名,改成“木锨头李庄”,村名一直持续到上世纪解放前。
解放后,为区分村北的另一个李庄(铁匠李庄),木锨头李庄比村北李庄,人口多,面积大,名气也大,遂约定俗成,改称为“大李庄”。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一晃近三百年,李氏家族历经十数代。至清穆宗同治年间,李氏后人李长春,带领李氏家族,经过奋力拼搏,将李氏祖先基业进一步发扬光大,村子在原来基础上又扩大了新规模,人们的生活条件也得到改善。“吃水不忘开井人”,李长春召集全族人捐资,找专门的石匠刻碑,请当地有名的文人秀才,为祖先撰文立传,并修建祠堂,以感恩祖先的功德。因年代久远,又遇匪患,石碑后遭到破坏。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年),岁次庚子梅月,李氏后人李兆庆、李兆福、李景冉三人挑头,再次召集李氏族人捐资为老祖先刻立新碑。由茌邑居士陈庆棠撰写碑文,碑文号召全体族人不忘祖先功德,继承祖先遗志,刻碑明志,激励后人,抒发了后世子孙对祖先的敬仰之情(见光绪二十六年《李氏家族功德碑》)。文革期间,石碑又遭破坏。年清明时节,李氏后人再筹资金,聘请技术高超的瓦工,将破碎的石碑又重新修复,重新立于祖先坟前,完成了李氏族人一桩心愿。
几百年来,大李庄的村民,不分姓氏,和睦相处,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而今,在党的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努力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征程上再创辉煌。
被采访人,大李村村民李玉海(左);李志海(中);李志国(右)
作者简介:王河北,禹城人,中学高级教师,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德州作家协会会员、禹城市作家协会会员,平时爱好读书、上网学习、旅游、唱歌、喜欢村志的挖掘与整理。文章散见《禹城市报》、《德州日报》,《德州晚报》报刊,《鲁北文学》《禹城文萃》《禹城与禹文化》《德州》等杂志。
欢迎下载“齐鲁壹点”app
敬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5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