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皮肤科治疗 http://m.39.net/pf/bdfyy/
来源: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62个项目加速建设,青岛“上天入地”缓解“停车难”
计划推进个公共停车场和11个公交场站建设,建成后可新增7万余个停车泊位
记者探访
当下,“停车难”已成为城市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也是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之一。停车设施建设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更直接关系城市品质提升。作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的八大行动之一,今年,青岛打破空间思维,“上天入地、见缝插针”地创造停车新空间。同时充分运用共享思维解决停车难题,全力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停车设施错时开放共享,盘活既有停车设施资源。
位于老城区“连线成网”的人防地下停车网建设,“向地下要空间”的井筒式停车设施建设项目,“向空中要效益”的50米高智慧立体停车库……如今,这些正在火热建设或落地投用的创新停车项目,有效缓解了周边区域的“停车难”问题。
来自市停车设施建设指挥部办公室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全市重点推进64个停车设施建设项目,截至目前62个项目正在加速建设,完工13个项目,新增泊位个。还完成了个商场、酒店、写字楼等经营性停车场开放共享,有效增加了停车设施供给。
湛山广场地下可提供余个停车泊位,解决周边居民的停车难题。刘栋摄
全省首个地下人防停车网建成,缓解老城区“停车难”
近日,记者前往中山商城人防停车场工程看到,在人防洞内不少建设人员正在进行开挖支护、材料整理、清理排水沟等施工,各类机械发出巨大的轰鸣声。据悉,该项目主通道长度为米,建设车位个;辅通道长度为米,建设立体停车位个;禹城路连接通道长度为米,两边拓宽设置停车位63个。为确保施工工序无缝衔接,目前施工人员轮番上阵,24小时循环作业。
据参建人员介绍,中山商城人防停车场项目地处保护文物建筑、老建筑众多的中心城区,周围居民建筑和古树木多,涉及地下管线复杂,对施工振动、噪声、粉尘控制要求高。项目创新引进应用“掘洞巨手”——悬臂式掘进机,一小时土方开挖量达15立方米,属山东首次将“悬臂式掘进机”应用于地下城市更新改造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中山商城人防停车场将通过连接通道,与片区内同样正在建设中的禹城路人防停车场改造工程“互联互通”,把整个中山路及周边片区打造成为一个地下停车网。新建成的地下停车网络在山东首创人防地下停车网建设新模式,不仅可以实现道路两侧及集中区域停车,还可以实现片区交通的地下分流。
同样位于老城区的还有前不久刚刚投用的龙山人防停车场。记者走进其中看到,除了标画清晰的车位标识外,龙山人防停车场的墙壁上还装饰了各类令人耳目一新的青岛元素。停车场的墙壁大都保留了原始岩壁风貌,在此基础上不仅绘有鱼类等海洋元素,还装饰了青岛的各个城市地标、景点照片。“在这里停车就像逛展览,风格很‘青岛’,非常与众不同。”一位来青的外地游客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龙山人防停车场的墙壁上装饰了青岛元素。王冰洁摄
据华通集团静态交通投资运营有限公司项目二部部长陈玉峰介绍,为了满足“兼顾老城历史文化展示和保留”的要求,龙山人防停车场设计阶段采用自然、沉浸、人文、科技4种手法,保留了部分自然岩壁原貌,同时采用穿孔铝板影像呈现、互动投影等方式,进行内部装修装饰。这些设计让龙山人防停车场在满足市民游客停车需求的同时,还成了市民游客认识青岛的一个“窗口”,并且也让停车场本身成了一处“网红打卡地”。
据介绍,龙山人防停车场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共规划有个机动车停车泊位,其中80个停车泊位是原有泊位,个车位为新增泊位,“我们对项目原有的80个停车位进行了包括照明、装修、地面在内的提升改造,总改造面积平方米。”而在对原有泊位进行提升改造的同时,参建团队在项目内新拓展出了约1平方米空间,新增了个停车泊位,将为我市老城更新建设再添助力。
“上天入地”,拓展城市停车新空间
为了缓解停车难题,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刚性需求区域的停车设施建设,充分用好城市边角地、零星地以及绿地、广场、操场、人防等现有设施场地,因地制宜“上天入地”来建设停车楼、地下停车场、机械停车库等集约化停车设施。
作为目前青岛市最深的井筒式停车设施建设项目,六街口地下停车项目成为通过土地挖潜和智慧手段缓解老城区停车难题的典型项目之一。该项目位于市南区泰安路、济南路、北京路、天津路、大沽路和肥城路六条道路的围合区域,目前已进入试运营阶段。
六街口停车场采用地上公园、地下智能立体停车库的设计方案。刘栋摄
改造前,此处地上为一处街心公园,并配有50个停车位,但随着区域发展,已经不能满足周边停车需求。为此,我市去年底启动六街口地下机械停车库项目建设,停车位从地上拓展到地下。由于项目地处老城区,周边道路拥挤、狭窄、建筑密集、人口密度大,在建设过程中,既需要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还要尽量减小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事实上,打造特色停车场,不单是解决老城区居民“停车难”问题的民心工程,更肩负着复兴历史城区的时代重任。为此,六街口地下停车库项目在占地面积不变的情况下,采用独特的装配式结构,减少混凝土楼层板的层数和面积,将原有50个车位提升到个,极大提升了土地的可利用价值。此外,还引入最新一代智能停车装备——ssp人工智能停车机器人,依托人工智能软件系统,每层仅需要两个空位,控制系统即可计算出最优存取车路径,进而保证了存取车的效率。
在“向地下要空间”的同时,“向空中要效益”的停车楼项目也在青岛拔地而起。在崂山区商务二区,两栋高约50米的智慧立体停车库和一栋配套管理办公楼十分抢眼。据悉,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收尾工作,再过不久,一辆辆家用轿车将坐着电梯上上下下,进行自动化停泊。待投用后,可为周边居民提供余个停车位,有效解决黄金地段的“停车难”问题。
“智慧立体停车设施具有占地面积小、单位面积空间利用率高、自动化程度高、安全可靠、维护方便等优点。”据崂山区城管局规划设计科负责人介绍,其工作原理是用提升机构将车辆或载车板升降到指定层,然后用横移机构将车辆或载车板送入存车位,取车为逆过程,取车时间不超过90秒。
“增量”“挖潜”并举,应对停车难题
随着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打响,我市停车设施建设管理工作也正在走向纵深。据市市政公用工程建设发展中心主任司磊介绍,抓住停车设施供需矛盾这个关键点,我市做好“增量”和“挖潜”两篇文章——“增量”就是加大全市停车设施建设力度,大力推进停车设施的新建改建扩容,努力构建“配建泊位为主、公共停车场为辅、道路泊位为补充”的停车设施供给体系。未来三年,全市将推进个公共停车场和11个公交场站建设,建成后可新增7万余个停车泊位。
“挖潜”就是创新推动停车资源共享,深度挖掘闲置停车资源,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商场、酒店、写字楼等停车设施开放共享,积极推进住宅小区停车设施开放共享,努力构建社会广泛参与、停车资源高效利用的良好局面。通过“增量”与“挖潜”并重的方式,有效增加停车设施供给,缓解供需矛盾,让市民出行更加顺心。
可以看到,如今我市停车资源的盘活,还更多结合到学校操场、口袋公园和路桥工程等项目内一并实施。“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需求的变化,对于停车项目的规划设计和理念,越来越趋向于把静态交通的规划建设放在和动态交通同等重要的位置。比如在停车刚性需求较大的区域,停车设施资源的供给,无论是建设新增还是存量挖潜,都应该统一纳入大的综合交通规划设计的考虑之中,只有统筹好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两大文章,才能更高效地发挥交通效益,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一位青岛业内人士说。
以海尔路-银川路立交工程为例,地上采用全互通立交解决“动态交通”问题,地下则是规划约个停车位满足“静态交通”需求,如此“动静相宜”,工程完成后,不仅能缓解周边就医停车难题,还将减轻行车拥堵,提高出行品质,助力周边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停车难是社会“小缺口”,却是民生“大问题”。“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认真抓好停车场建设这个民生民心工程。要全力以赴保计划,64个项目要全部开工,要实现个经营性停车场的共享;要主动出击解难题,重点针对老城区、老旧小区,再梳理、再布局一批项目,‘一点一策’研究方案,尽可能增建停车设施;要持之以恒促共享,通过政策调整、价格调控、管理执法等方式,扩大共享广度,增加共享深度,打造共享‘升级版’,让市民尽早享受到攻坚成果。”青岛市停车设施建设指挥部办公室综合督导部部长、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总工程师刘立说。
李村路停车场利用地上、地下空间提供车位余个。刘栋摄
记者手记
“千方百计”实现人城车和谐相处
傅树铭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数量增长迅猛,与此同时,城市“停车难”这一系统而复杂的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车位太少、汽车太多,以至于车辆乱停乱放成了“顽瘴痼疾”。
有鉴于此,我市今年起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出招攻坚,让市民出行更顺心、舒心。经过六个月的治理,多个区域的“停车难”问题有所缓解。六街口地下机械停车库位于市南区,改造前,这里地面上有一处街心公园和50个停车位。去年底启动六街口地下机械停车库项目建设,停车位从地上拓展到地下,数量也增加到个。
在改扩建停车场的过程中,以智能化为代表的新型技术正发挥积极作用。六街口地下停车场引入ssp人工智能停车机器人,能够帮助车主计算出最优存取车路径,极大提高存取车辆效率。
事不避难者进。相信通过三年的攻坚行动,能够最大程度释放停车空间,实现设置规范、停车有序、安全便民的停车目标,开启人与城与车和谐相处、更加美好的未来。
市民感言
青岛市民张盼盼:
“医院周边停车这么方便了”
“真医院周边停车这么方便了,我们导航来到这儿,几分钟就把车停下了。”近日,市民张盼盼在家人的陪同下,从即墨区出发,驱车前往青大附院市南院区就诊。她告诉记者,医院周边“停车难”问题十分突出,为此全家人出发前有些顾虑,随后她通过手机搜索发现龙山人防停车场已投用,便放心前来。
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张盼盼一家把车停在了智能立体停车区域,“只要把车开进去,我们就不用管了,机器会自动停放车辆。”张盼盼告诉记者,不管是停车还是取车,整个过程十分智能和便捷,极大地节约了时间。“整个停车场内部的风格也十分独特和现代,满满的青岛元素,还有‘哈啤酒、吃蛤蜊’‘小嫚儿’‘真玄了’等青岛方言,这么有趣的停车场我们还是第一回见。”张盼盼笑着告诉记者。
建设者说
中建医院项目执行经理杨鹏:
个停车泊位将有效解决区域“停车难”问题
医院停车难、周边道路拥堵一直是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痛点难点堵点问题,通过新建、改扩建、共享停车等方式有效增加停车位,医院周边的停车资源,医院周边的交通拥堵问题。作为一处钢结构装配式建造的停车场,医院综合体建设停车场配套项目已经整装一新,再过不久将正式投用。
医院项目是青岛市最大的医养结合项目,建筑面积9.6万平方米,医院和康养中心两部分,是即墨区第一个采用钢结构医院,达到了国家“二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医院配套地下停车设施,建成后将以此为依托打造即墨区医养结合示范社区,从根本上解决即墨西部城区医疗、养老、卫生防疫配套设施不足的现状。
据中建医院项目执行经理杨鹏介绍,该停车场项目共设置5个出入口,设计泊位个,现阶段地下车库机电消防装修已施工完成,正在进行环氧地坪、划线标识的收尾工作。待投用后,在为周边居民提供公共停车服务的同时,还将有效缓解看病“停车难”医院进出口“停车乱”问题。
专家观点
青岛华通石川岛停车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市场部部长周世彬:
机械式立体停车已成缓解“停车难”的新解法
如何依靠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赋能设备升级,让停车更加高效便捷,成为当下解决停车难题的一大趋势,机械式停车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市民生活中。据青岛华通石川岛停车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市场部部长周世彬介绍,机械式停车是目前除了平面自走式停车场之外,停车场建设和使用最多的方式。
“机械式停车设备的优势有很多,除了大家所熟知的能提高空间利用率、智能化程度高以外,还能实现节能减碳。”周世彬告诉记者,机械式停车设备采用的智能控制系统能够通过用户存取车习惯,预判用户存取车需求,为用户提供更贴心的停车体验。通过对空位数量和位置的持续调整,实现容车数量和存取车效率的动态平衡,从而大幅降低设备能耗,以泊位规模车位的项目为例测算,预计一年可减少.93吨的碳排放量,进而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据介绍,目前机械式停车设备在青岛的应用十分广泛。如已经建成的龙山人防停车场、六街口地下停车场、嘉定路中大工业园停车场等项目,此外还分布在老旧小区改造、大型商超、写字楼、医院等,都有效缓解了局部停车难问题。(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王冰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