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自流井
作者:张剑迟
禹城苇河(图片由王河北老师提供)
生活中我们见过很多井,如村中的老旧砖井,农家的压水井,田野里灌溉用的机井。有的地方以泉为井,只是泉边砌些石头罢了,遥远的新疆还有坎儿井。在我的家乡——禹城,曾出现过另一种井,它是如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年轻人决然不会想到的,这就是——自流井。
自流井俗称能自动出水的井。禹城自流井的出现是与禹城当地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分不开的。
禹城属于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历史上因没有完整的排涝、泄洪体系,故形成许多大片的涝洼地区,如城东大洼、丁寺洼、杨集洼、曹坡洼等等。
关于禹城历史上涝洼地区的情景,旧的《禹城县志》多有记载:“禹城每当夏秋之交,出东门才百步,雨泽渟汇,望之如高邮洪泽然。”“禹城东南七里,有积水之区,曰:土洼。------夏秋之交,偶得雨即有积水,水积不能涸,至冬月仍涸出,则冰雪继之。”
据《禹城水利志》记载:年调查,全县共有易涝洼地30.9万亩,其中,洼底面积13.96万亩。这些涝洼地的存在和散布各村的坑塘,共同蓄水,将雨水留存于当地,渗于地下,从而使禹城的地下水资源相当丰富。
禹城水寺苇河水寺桥闸
来源:禹城画册 摄影:马体飞
老家水寺村被苇河环绕。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每当夏季防汛,苇河落水的时候,河坡上总有一些小泉眼汩汩地往外涌水。那小泉眼似一个灰黑色的粗瓷大碗,碗中泉水清澈,碗底的黑沙直视无碍。泉水轻轻地涌出碗沿,顺着河坡轻轻缓缓地流,形成一条极小的水沟,最后汇入苇河水。我们在苇河滩上割草,有时渴了,有的蹲在泉眼边用双手捧水喝,有的趴在小泉边豪爽的“牛饮”,清凉泉水直达肺腑,沁人心脾,舒爽怡人。
禹城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极大地便利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打井用水。地下水有两种埋藏类型,一是埋藏在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的潜水;二是埋藏在上下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承压水。我们打的井,钻到潜水中的井是潜水井(浅井);打穿隔水层顶板,钻到承压水中的井叫承压井(深井)。潜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上涌产生自流井;而承压井中的水因受静水压力的影响,可以沿钻孔上涌至一定高度,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承压水会沿着钻孔涌出地表,形成自流井或者半自流井。
禹城苇河
来源:禹城画册
据《禹城县水利志》记载,禹城第一眼自流井:年3月,胜利油田(原名厂)石油探井队,在梁庄公社吕家洼村东,打出了禹城县第一眼自流井。自流井孔深米,下毫米径的无缝钢管米。当时井水可喷1米以上,每小时出水量50立方米,灌溉面积亩。年后,压力逐渐降低,自喷量减少,逐步失去灌溉效能。从年起,山东省地震局定为专用观测井。
第二眼自流井:年,山东省地质勘探队,在袁营村北打成一眼自流井。自流井孔深米,下毫米径的钢管米,每小时出水量40立方米,水温30摄氏度。成井后,一方面作为灌溉用井,灌溉面积亩;另一方面作为观测井。年报废。
第三眼自流井:年,禹城县水利局机井队在袁营公社朱王村,打成禹城第三眼自流井。自流井孔深米,下水泥石棉大孔管米,出水量每小时40立方米。后因自喷量减少,用12马力机器提水,每小时立方米以上,灌溉面积达亩。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随着工农业发展,用水量的快速激增以及低洼农田的改造,禹城的地下水水位逐年下降。到本世纪初,禹城的地下水已经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影响到了农业生产灌溉。家乡的苇河经常干涸,昔日苇河坡岸上的“泉眼”了成了童年温馨的回忆。若再谈起禹城曾经出现的“自流井”那更是个神话。
禹城担仗河引水闸
摄影:马体飞
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对水的认识更加清醒深刻。近几年来,随着禹城一系列新的水利设施的建设和使用,如禹城南部的山东省引黄灌溉区农业节水项目——担杖河渡槽工程、苇河水寺闸桥、赵牛河闸桥等水闸桥涵的建设使用,可以有效地将雨洪水和客水拦蓄在禹城的河道内,成为潜水资源。然后通过潜水补给成为深层的承压水,从而在满足禹城工农业生产用水的基础上,使地下水资源慢慢恢复回升。
如今,苇河里已经长年清波漾漾,苇河两岸的自然生态环境也逐步恢复。我想:假以时日,家乡苇河岸边的泉眼再现也不会再是遥远的梦吧。
参考资料:《禹城县水利志》年10月版
作者简介
张剑迟,禹城市莒镇水寺村人,禹城市铁路学校教师。工作之余喜好家乡人文轶事的搜集整理加工。
本文由人文禹城平台作者张剑迟原创,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1829.html